[實用新型]具有雙向剎車裝置的新型推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23319.1 | 申請日: | 2017-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254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3 |
| 發明(設計)人: | 羅玉桂 | 申請(專利權)人: | 澳斯卡(香港)國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B9/08 | 分類號: | B62B9/08;B62B5/04 |
| 代理公司: | 新余市渝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6124 | 代理人: | 廖平 |
| 地址: | 中國香港皇后大道中1*** | 國省代碼: | 香港;8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雙向 剎車 裝置 新型 推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推車,具體涉及一種具有雙向剎車裝置的新型推車。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的老人助行車、嬰兒推車、三輪推車的下方裝設有車輪,而且在車輪上設置相應的剎車裝置,這類型的推車一般都設有把手且在把手上設置操控剎車裝置的操控部件,當需要操作剎車裝置時,使用操控部件使車輪停止轉動,而這類型的剎車裝置要實現推車的駐車功能時,都是利用同一個剎車點完全把輪轂外層壓緊鎖死,長時間把輪轂外層壓緊來實現輪轂完全駐停作用。但由于輪轂外層的材質不同,在長時間處于駐剎車狀態會對輪轂外層表現造成相應的形變,以及影響它的剎車效果,產生剎車裝置過松的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雙向剎車裝置的新型推車。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具有雙向剎車裝置的新型推車,包括車架本體;兩個把手,其相對設置于該車架本體的上端;至少三個車輪,其設置于該車架本體的底端且可相對車架本體轉動,各車輪的輪轂內側設置至少兩個止動凸塊,相鄰的兩止動凸塊之間形成卡槽;至少一個用于制動車輪轉動的剎車組件,剎車組件套設在車架本體上且可相對車架本體滑動,剎車組件的側面固定設置有第一剎車部和第二剎車部;至少一個用于控制剎車組件的操控組件,操控組件包括樞接在把手上的剎車抓桿,剎車線以及套設在剎車線上的剎車線外套,剎車抓桿通過一聯動桿與把手樞接,聯動桿的一端樞接在把手上,聯動桿的中部與剎車抓桿鉸接,聯動桿的另一端設有卡扣,剎車線的上端端部設有卡頭,剎車線的上端通過卡頭與卡扣卡接,車架本體的下端設置有鎖緊柱,剎車組件上設置有通孔,剎車線的下端穿過通孔與鎖緊柱連接,鎖緊柱與剎車組件之間設置有彈性件,該彈性件提供一個使剎車組件遠離鎖緊柱的彈性應力,剎車線外套的上端與把手的底端抵觸連接,剎車線外套的下端與剎車組件的上端抵觸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剎車組件包括套設在車架本體上的固定座以及滑套座,固定座的側面上設有滑槽,滑套座側面設有與滑槽相匹配的導向塊,滑套座通過導向塊與固定座活動連接且可沿著固定座左右移動。
作為優選,所述剎車抓桿上還設置有限位導向槽,把手上設有限位柱穿插于限位導向槽內。
作為優選,所述止動凸塊沿著圓周方向均勻分布在車輪的輪轂內側。
作為優選,所述彈性件為彈簧或橡膠。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雙向剎車裝置的新型推車,通過改進剎車裝置和操控組件,可以實現點剎車和駐車的雙向剎車功能,駐車功能采用卡接定位的方式,從而不會因為長時間把輪轂外層壓緊造成車輪胎面變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有雙向剎車裝置的新型推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操控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剎車組件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4為本實用新型剎車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駐車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剎車組件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7為本實用新型車輪的結構示意圖。
各附圖標記:1、車架本體;11、鎖緊柱;2、把手;21、限位柱;3、車輪;31、止動凸塊;32、卡槽;4、剎車組件;41、第一剎車部;42、第二剎車部;43、通孔;44、固定座;441、滑槽;45、滑套座;451、導向塊;5、操控組件;51、剎車抓桿;511、卡扣;512、聯動桿;513、限位導向槽;52、剎車線;521、卡頭;53、剎車線外套;6、彈性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澳斯卡(香港)國際有限公司,未經澳斯卡(香港)國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2331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