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腳控加減擋和喇叭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59700.6 | 申請日: | 2017-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479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鐵漢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鐵漢 |
| 主分類號: | B60K20/02 | 分類號: | B60K20/02;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紅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趙曉慧 |
| 地址: | 527423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控制鍵 喇叭裝置 腳控 喇叭控制 控制線 加減 汽車 底板 喇叭控制線 控制裝置 加減速 并聯 本實用新型 擋位控制線 行駛 剎車踏板 事故發生 行駛方向 行駛過程 原車喇叭 左腳控制 變速箱 換擋桿 休息板 左腳踏 檔位 可用 通孔 原車 拐彎 喇叭 駕駛 伸出 輸出 雙手 發動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腳控加減擋和喇叭裝置,在汽車的剎車踏板和左腳踏休息板之間設有腳控加減速擋和喇叭裝置,腳控加減速擋和喇叭裝置包括控制裝置底板、設置在控制裝置底板右側的箱體、加擋控制鍵、減擋控制鍵及喇叭控制鍵,加擋控制鍵、減擋控制鍵及喇叭控制鍵后部均連接喇叭控制線,加擋控制鍵、減擋控制鍵和喇叭控制鍵的上部從箱體上設有的通孔中伸出,加擋控制線和減擋控制線與原車換擋桿上相應的加減擋位控制線并聯,喇叭控制線與原車喇叭控制線并聯。可用左腳控制汽車在行駛過程中變速箱的檔位,使發動機能保持最佳輸出,提高行駛速度和駕駛樂趣,且能控制喇叭,拐彎時駕駛員的雙手可專一地去控制汽車的行駛方向,保證行駛的穩定性并避免事故發生。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行業領域,具體是一種汽車擋位和喇叭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現裝有手自一體變速箱汽車的加減擋裝置,有的安裝在方向盤上,有的安裝在中控臺下方換擋桿的位置,喇叭的按鈕通常是安裝在方向盤上,這種結構的缺點是:如果汽車在拐彎過程中,特別是在一些彎角大小不一又連續拐彎的山路中行駛的時候,需要手動加減擋或按喇叭,這樣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如果在拐彎過程中,雙手需要轉換握方向盤位置時或轉換位置后再去加減擋或按喇叭的時候,更加不方便和難以控制方向盤,并使得汽車的行駛軌跡不穩定,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如果用D擋去駕駛時,駕駛員又不能自主控制變速箱擋位,汽車在出彎時發動機不能時刻保持在最佳的轉速范圍而造成輸出功率不足,從而影響出彎速度并大大降低駕駛樂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不需雙手,而只用左腳就能控制加減擋或按喇叭的汽車腳控加減擋和喇叭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汽車腳控加減擋和喇叭裝置,在汽車的剎車踏板和左腳踏休息板之間設有腳控加減速擋和喇叭裝置,所述腳控加減速擋和喇叭裝置包括控制裝置底板、設置在控制裝置底板右側的箱體、安裝在箱體中的加擋控制鍵、減擋控制鍵以及喇叭控制鍵,加擋控制鍵后部連接加擋控制線,減擋控制鍵后部連接減擋控制線,喇叭控制鍵后部連接喇叭控制線,所述控制裝置底板通過三個螺絲固定在左側腳踏休息板的上部,所述加擋控制鍵、減擋控制鍵和喇叭控制鍵的上部從箱體上設有的通孔中伸出,加擋控制線和減擋控制線與原車換擋桿上相應的加減擋位控制線并聯,所述喇叭控制線與原車喇叭控制線并聯。
進一步地,所述減擋控制鍵和加擋控制鍵分別設置在箱體的左側的前部下方和后部下方,所述喇叭控制鍵設置在箱體的右側的前部上方。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裝置底板長200毫米,寬100毫米。控制裝置底板沖壓成中間位置向下折15毫米,使得其裝上箱體后,箱體上減擋控制鍵和加擋控制鍵與裝在左側腳踏休息板上部的控制裝置底板在一水平位置上。
進一步地,所述箱體長100毫米,寬50毫米,高160毫米。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這樣實現的:平時并不操作該裝置時,駕駛員將左腳放在控制裝置底板上的左邊,即靠近汽車左內壁一側的位置,需要控制喇叭時,以左腳后腳跟為中心將前腳尖順時針轉動并靠近該裝置箱體,然后將前腳尖向上抬起撥動喇叭控制鍵;需要減擋時,以左腳后腳跟為中心將前腳尖順時針轉動并靠近該裝置箱體,然后將前腳尖往下撥動減擋控制鍵;需要加擋時,則以左前腳尖為中心將后腳跟逆時針轉動并靠近該裝置箱體,然后將后腳跟往下壓撥動加擋控制鍵。
本實用新型的三個按鍵雖然都用左腳去操作,但每個操作動作的前后或上下的區分清晰,操作方便靈活,造成錯誤操作的機會不大,就算萬一駕駛員剛開始使用該裝置未能清晰區分每個動作的方向,造成錯誤操作也只是誤響喇叭,又或者是錯誤操作加減擋影響汽車行駛的平順性而已,并不會造成汽車的突然急速而影響行駛的安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鐵漢,未經劉鐵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5970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后橋驅動裝置
- 下一篇:基于汽車底盤的大功率自發電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