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室內消防無人機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378895.1 | 申請日: | 2017-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278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0 |
| 發明(設計)人: | 徐華峰;龍文杰;駱鵬;周天馳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D1/12 | 分類號: | G05D1/12;B64D4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51200 | 代理人: | 劉凱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室內 消防 無人機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無人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室內消防無人機系統。
背景技術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的火災發生率也在逐年的上升。當前,我國在對火災現場的勘察主要是通過衛星等圖像傳輸的方式完成的,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現場勘察角度的殘缺不全,容易造成嚴重隱患,引發更大的事故。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消防通信建設也是需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同時需要引進高科技來提高消防建設的水平,以便更好的去維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無人機具有眾多的優勢,機器本身靈活可動性高,可以進行影像傳輸和和無線控制。但是,在現有的無人機中,運用在室內消防的卻很少。
現有的消防無人機大多功能指向性不強,不具備具體的使用背景。在運用場景上也一般是為了火災的檢測。對于室內消防無人機的運用方案上,大多是為了滅火,而實際上滅火的消防無人機由于飛機本身的負荷不能過大,效果往往不理想。
現有的消防無人機在對室內人員的搜救上,無法提出一個完整可行的方案。在火災發生的現場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快速保護轉移人民的生命安全,現有的消防無人機沒有提出一個應該如何快速在火災現場中找到受困人員并救援的方案,在對火災現場中如何快速定位受困人員的具體位置,如何在不進入火災現場的情況下,了解內部情況,快速規劃搜救路線上缺乏正確的指導性。
而且,現有的消防無人機在消防運用中沒有具體的對受困人員以及消防人員的一個人機交換和互動平臺,缺乏人性化和互動化,在真正的火災中運用起來非常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救援人員在不進入火災現場的情況下,準確連接內部情況,為快速規劃救援路線提供指導性數據的室內消防無人機系統。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室內消防無人機系統,包括用于獲取室內目標的位置數據以供室內構造測繪所用的激光雷達模塊、用于獲取室內圖片及輔助定位的攝像頭模塊、用于發出聲音尋找或指引受困人員的揚聲器模塊、用于檢測人聲的聲音檢測模塊,以及用于探測生命跡象的生命探測模塊;所述激光雷達模塊、攝像頭模塊、揚聲器模塊、聲音檢測模塊和生命探測模塊均連接到無人機的飛控板,接收由飛控板發送的控制命令,并通過連接到飛控板的無線傳輸模塊將采集到的數據傳送至火災現場外的綜合數據處理平臺。
進一步的,還包括用于定位火災現場的GPS模塊,GPS模塊連接到分控板。
更進一步的,還包括用于檢測有毒氣體含量的有毒氣體檢測模塊,毒氣體檢測模塊連接到分控板,并通過無線傳輸模塊將檢測數據發送至綜合數據處理平臺以輔助逃生路線的制定。
更進一步的,還包括用于測定室內目標距離的超聲波模塊,超聲波模塊連接到分控板,并通過無線傳輸模塊將檢測數據發送至綜合數據處理平臺以輔助逃生路線的制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便于救援人員更準確快速的了解火災現場室內構造和被困人員位置情況,能夠為快速制定救援方案提供指導性的信息,有利于提高救援效率,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消防人員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室內消防無人機系統的結構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室內消防無人機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激光雷達模塊;2-機臂架;3-揚聲器模塊;4-電池;5-GPS模塊;6-攝像頭模塊;7-超聲波模塊;8-聲音檢測模塊;9-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室內消防無人機系統,包括用于獲取室內目標的位置數據以供室內構造測繪所用的激光雷達模塊1、用于獲取室內圖片及輔助定位的攝像頭模塊6、用于發出聲音尋找或指引受困人員的揚聲器模塊3、用于檢測人聲的聲音檢測模塊8,以及用于探測生命跡象的生命探測模塊;所述激光雷達模塊1、攝像頭模塊6、揚聲器模塊3、聲音檢測模塊8和生命探測模塊均連接到無人機的飛控板,接收由飛控板發送的控制命令,并通過連接到飛控板的無線傳輸模塊將采集到的數據傳送至火災現場外的綜合數據處理平臺。
本實施例是在傳統的消防無人機上加上了激光雷達模塊、聲音檢測模塊、揚聲器模塊;并把激光雷達放在機架頂部,確保了激光雷達的視覺不受機架本身的影響。
利用攝像頭模塊進行圖像回傳和輔助定位,利用激光雷達模塊測繪當前室內構造情況,結合攝像頭把當前的圖像和路線通過無線傳輸模塊傳到基于PC和手機端的綜合數據處理平臺,以便對火災現場的實時監測和路線規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交通大學,未經西南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37889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國際貿易課程教學展板
- 下一篇:一種病人人工呼吸轉換護理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