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LED封裝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90414.1 | 申請日: | 2017-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498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5 |
| 發明(設計)人: | 趙偉;張強;黃巍;石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鴻利智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3/48 | 分類號: | H01L33/48;H01L33/58;H01L33/6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中浚雄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44254 | 代理人: | 李肇偉 |
| 地址: | 51089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led 封裝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LED產品,尤其是一種紅外LED封裝結構。
背景技術
為提高LED芯片的出光效率,LED產品通常會設置反光杯和透鏡,如中國專利公開號為202275870的了一種新型貼片發光二極管,包括LED 芯片、鋁基電路板、鋁熱沉、光學凸透鏡和圓臺形反光杯;所述LED 芯片焊接在鋁基電路板上,鋁熱沉設置在鋁基電路板背面;所述光學凸透鏡設于LED 芯片上方,圓臺形反光杯置于LED 芯片與光學凸透鏡之間,所述圓臺形反光杯內壁表面設有金屬反光層。金屬反光層可以為金屬、金屬合金,反光效率高,來自LED 芯片發射的光經具有金屬反光層的圓臺形反光杯反射后,經光學凸透鏡發射出去,具有極高的出光率。對于紅外LED產品來說,由于紅外LED產品的電路中含有齊納管,該齊納管通常設置在LED基板上,齊納管體積大,會對LED芯片的出光造成干擾。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LED封裝結構,減少齊納管對LED成品出光效果的干擾。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LED封裝結構,包括LED基板、LED芯片和透鏡;所述LED基板上設有圓杯筒,圓杯筒的兩端開口,圓杯筒的下端固定在LED基板上,圓杯筒的上端形成出光口;所述LED基板上對應圓杯筒內的區域形成第一固焊區,所述LED芯片設置在第一固焊區上;所述LED基板上對應圓杯筒處的區域形成第二固焊區,所述圓杯筒的底部對應第二固焊區設有容納齊納管的容納空間;所述透鏡固定在圓杯筒的出光口。本實用新型利用圓杯筒作為LED芯片的反射部件,將LED芯片的出光約束在圓杯筒內,然后將齊納管固在圓杯筒之外,減少了齊納管對成品出光效果的干擾。
作為改進,所述圓杯筒與LED基板為一體化結構。
作為改進,所述LED芯片為倒裝芯片。
作為改進,所述LED芯片為正裝芯片,所述圓杯筒上設有供焊線的缺口。
作為改進,所述圓杯筒的內壁設有反射層。
作為改進,所述LED基板呈圓形或方形,所述圓杯筒設置在LED基板的中心位置。
作為改進,所述透鏡為平凸透鏡,其包括基部和設于基部底部的球狀部,所述基部固定在圓杯筒的頂部,所述球狀部置于圓杯筒內。
作為改進,所述球狀部的中心位置直徑與圓杯筒的內徑相同。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齊納管固在圓杯筒之外,減少了齊納管對成品出光效果的干擾;通過調整透鏡厚度,可控制成品的出光角度;圓杯筒的內壁設有反射層,可以提高產品的出光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LED封裝結構,包括LED基板1、LED芯片2、圓杯筒4和透鏡3。
如圖1所示,所述LED基板1呈圓形或方形,所述圓杯筒4設置在LED基板1的中心位置。圓杯筒4呈圓柱形,圓杯筒4的兩端開口,圓杯筒4的下端固定在LED基板1上,圓杯筒4的上端形成出光口。所述圓杯筒4與LED基板為一體化結構,本實施例中,LED基板的材質為陶瓷,便于散熱。所述圓杯筒4的內壁設有反射層,該反射層為電鍍形成的金屬層,用于提高LED芯片2的出光效率。所述LED基板1上于圓杯筒4內的區域形成第一固焊區,所述LED芯片2設置在第一固焊區上。所述LED基板上對應圓杯筒內的區域形成第一固焊區,所述LED芯片設置在第一固焊區上;所述LED基板上對應圓杯筒處的區域形成第二固焊區,所述圓杯筒的底部對應第二固焊區設有容納齊納管的容納空間,齊納管5焊接在第二固焊區上,齊納管5固在圓杯筒4光路之外,減少了齊納管對成品出光效果的干擾。
如圖1所示,LED芯片2可以是倒裝芯片或正裝芯片,當LED芯片2為正裝芯片時,圓杯筒4上設有供焊線的缺口。本實用新型用在紅外LED產品,采用的LED為3535紅外LED。
如圖1所示,所述透鏡固定在圓杯筒4的出光口。所述透鏡3為平凸透鏡,其包括基部31和設于基部31底部的球狀部32;所述基部31固定在圓杯筒4的頂部,從而將圓杯筒4密封;所述球狀部32置于圓杯筒4內,球狀部32最下端距離LED芯片2一端距離;所述球狀部32的中心位置直徑與圓杯筒4的內徑相同;通過調整透鏡厚度,可控制成品的出光角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鴻利智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鴻利智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9041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硅基Ge光探測器陣列
- 下一篇:鋰電池安全組合蓋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