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大型車的車載式電動扳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236593.0 | 申請日: | 2017-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198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韓冰 | 申請(專利權)人: | 韓冰 |
| 主分類號: | B25B21/00 | 分類號: | B25B21/00;B25B23/0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23109 | 代理人: | 高志光 |
| 地址: | 155900 ***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大型 車載 電動 扳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扳手,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大型車的車載式電動扳手。
背景技術
大型貨車上的輪胎或U型螺栓(即俗稱的弓夾子,主要用于穩(wěn)定汽車底盤和車架)拆卸時,因其上的螺栓鎖緊力較普通的小型車或者小轎車上的螺栓鎖緊力要大,因此用一般的電動輪胎扳手會因功率不足而導致拆卸耗時過長甚至輪胎無法拆卸。現(xiàn)有一些電動扳手,使用電壓為220V或380V,適用于修理廠或維修站,而不便用于大型車在行進途中需要更換輪胎或拆卸弓夾子,現(xiàn)在也存在很多利用車載電源的隨車用電動扳手,其使用的電機一般為微形電機,功率小,拆卸耗時長。尤其是在拆卸弓夾子時,因弓夾子的安裝位置距離地面過近,用普通的電動扳手拆卸時往往不易掌握拆卸角度,導致拆卸效率極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的車載電動扳手在拆卸大型車輪胎或U型螺栓時拆卸角度不易掌握,拆卸效率低的問題,進而提供了一種用于大型車的車載式電動扳手。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大型車的車載式電動扳手,它包括保護殼體、馬達、沖擊塊總成及轉動輸出部分,沖擊塊總成位于保護殼體內,它還包括第一把手、配電箱、第二把手、電源線及電源夾,其中第一把手、馬達、沖擊塊總成及轉動輸出部分順次固接,配電箱固接在第一把手上,且第一把手上設置有用于控制馬達正反轉的開關,電源線及電源夾與配電箱連接,轉動輸出部分包括行星減速箱及錐齒輪傳動組,錐齒輪傳動組通過行星減速箱與沖擊塊總成固接,所述馬達為啟動馬達,第二把手固接在保護殼體外側。
進一步地,錐齒輪傳動組中,主動齒輪及從動齒輪均為直齒輪,軸角為90度。
進一步地,保護殼體的外側沿其圓周方向開設有一圈第一凹槽,第二把手通過設置在第一凹槽內的滑塊可滑動固接在保護殼體上。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把手呈U型,第二把手的兩個開口端與保護殼體分別通過滑塊可滑動連接。
進一步地,第一凹槽的一側壁呈鋸齒狀,第二把手的把持部開設有止動腔,第二把手上還設置有止動裝置,所述止動裝置包括按鈕、定位塊、復位彈簧、第二凹槽、兩個拉桿、兩根拉線及兩個卡塊,所述第二凹槽、復位彈簧、定位塊及按鈕由下至上依次設置在止動腔內,復位彈簧的下部位于第二凹槽內,且定位塊通過復位彈簧與第二凹槽的底端固接,兩個拉桿的一端可轉動固接在定位塊的兩側,第二把手內沿其中心位置對稱開設有兩個拉線通道,兩條拉線對應設置在兩個拉線通道內,兩個卡塊對應可伸縮設置在兩個滑塊內,每個拉桿的另一端對應通過一根拉線與一個卡塊連接,兩個拉桿的中部均搭接在第二凹槽的側壁頂部,按鈕松開狀態(tài)時,卡塊伸出滑塊外且卡接在第一凹槽一側壁的鋸齒上,第二把手固定在第一凹槽內;按鈕下壓狀態(tài)時,卡塊收縮在滑塊內,第二把手在第一凹槽內自由移動。
進一步地,一種用于大型車的車載式電動扳手還包括盤線器,所述盤線器包括線輥及可轉動固接在線輥上的線夾,電源線纏繞在線輥上且通過線夾固定。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不同尺寸大小的扳頭安裝在錐齒輪傳動組的輸出端,在拆卸輪胎或U型螺栓時,通過錐齒輪的轉向作用,操作人員能夠更易把持扳手,而現(xiàn)有電動扳手的扳頭軸線與沖擊塊總成的中心軸線平行,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的電動扳手相比,拆卸時拆卸角度更易掌握,使人手持扳手的力更小,拆卸更簡單,進而拆卸效率更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示意圖;
圖2為沖擊塊總成的主視示意圖;
圖3為第二把手的主視示意圖(固定狀態(tài));
圖4為第二把手的主視示意圖(活動狀態(tài));
圖5為圖4的P處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圖4說明本實施方式,一種用于大型車的車載式電動扳手,它包括保護殼體1、馬達2、沖擊塊總成3及轉動輸出部分,沖擊塊總成3位于保護殼體1內,它還包括第一把手4、配電箱5、第二把手6、電源線7及電源夾8,其中第一把手4、馬達2、沖擊塊總成3及轉動輸出部分順次固接,配電箱5固接在第一把手4上,且第一把手4上設置有用于控制馬達2正反轉的開關9,電源線7及電源夾8與配電箱5連接,轉動輸出部分包括行星減速箱10-1及錐齒輪傳動組10-2,錐齒輪傳動組10-2通過行星減速箱10-1與沖擊塊總成3固接,所述馬達2為啟動馬達,第二把手6固接在保護殼體1外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韓冰,未經(jīng)韓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3659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