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用擾流裝置及天窗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25868.0 | 申請日: | 2017-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340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2 |
| 發明(設計)人: | 常喜安;顧雅明;王曉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恩坦華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J7/22 | 分類號: | B60J7/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1219 | 代理人: | 沈金美 |
| 地址: | 201805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用擾流 裝置 天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車用擾流裝置及天窗。
背景技術
汽車天窗打開后,特別是在汽車快速行駛時,因氣流的快速流入,將在天窗處產生較大的噪音、并對天窗的穩定性造成破壞。為此,通常會在天窗處加裝擾流裝置,以引導快速流動的氣流。
如圖1至圖3所示,現有技術中的擾流裝置,包括與天窗主體框架固定的下壓條2、上框架1、固定在上框架1和下壓條2之間的網布3、與上框架1和下壓條2的端部固接的彈簧54、以及與彈簧54相連接的底座4;其上框架1中通常還設有加強骨架14。在玻璃窗天啟后,利用彈簧54的彈力帶動上框架1向上移動、并帶動網布3打開;進而利用網布3實現對氣流的擾流作用。同時,上述現有技術中的擾流裝置在加工過程中,通常采用整體注塑工藝先將上述下壓條2、網布3、上框架1、加強骨架、以及彈簧54注塑為一體式結構,再將該一體式結構與底座4進行裝配。
上述現有技術中的擾流裝置及其加工工藝存在如下缺陷:
1、加工工藝實施難度較大;其加工工藝采用整體注塑,再進行裝配的方式,相對于常規的注塑工藝,整體注塑工藝較為復雜,且實施難度也大;
2、擾流裝置的可維修性差;上述擾流裝置中除底座4外,其他任意零部件出現損壞時,都無法單獨維修或者更換,從而造成該擾流裝置容易被報廢處理,進而增加該擾流裝置的使用成本;
3、其上框架采用實體結構,導致其質量較大,上述現有技術中的擾流裝置總重量達383.7g;
4、其彈簧54為扭簧,且在上述擾流裝置開啟過程中,扭簧從上框架1端部向其施加向上的彈力、并使上框架1相對于彈簧54與底座4的連接處向上轉動;根據力學原理分析,此種結構需扭簧給上框架施加較大的彈力才能保證上框架1順利向上轉動、并使上框架1保持在開啟位置;從而導致該擾流裝置在開啟或閉合狀態下,扭簧與上框架1、下壓條2、及底座4間均具有較大的相互作用力,進而導致上框架1、下壓條2及底座4容易被損壞,并導致扭簧與上框架1、下壓條2、及底座4間的連接關系容易失效;同時,當擾流裝置處理開啟狀態下,其網布3也會因承受較大的張力而被損壞;
5、底座4結構較為復雜;現有擾流裝置的底座4是由底座本體和一個擋塊裝配而成的,相對增加了兩道工藝,從而增加了該擾流裝置的生產成本和質量風險。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說明書200710090416.7公開了一種用于車輛滑動頂篷系統的導風器機構,包括導風器部件上的導風器桿、提升桿以及提升彈簧,導風器桿連接到車輛上,并可以在原始位置和升起位置之間旋轉,提升桿與所述導風器桿相耦合并可以令所述導風器桿在原始位置和升起位置之間旋轉,所述提升彈簧以如下方式作用在所述提升桿上,即提升桿將所述導風器桿朝所述升起位置傾斜。該導風器機構是利用提升彈簧先對提升桿的中部施加拉力、并使提升桿一端繞另一端轉動,提升桿一端再給導風器桿施加向上轉動的力,進而帶動導風器桿向上轉動、并實現該導風器機構的開啟。此種導風器存在如下缺陷:利用提升彈簧和提升桿的組合結構對導風器施加向上轉動的力,此種組合結構較為復雜,且容易出現機構卡死現象,導致其運行不穩定。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說明書201510007903.7公開了一種用于車輛的敞開式車頂構造和在車頂構造中使用的導風板,其導風板的樞轉臂中部安裝有一體式結構的彈性件,利用該彈性件給樞轉臂施加向上的力,以帶動樞轉臂向上轉動。該導風板采用一體式的彈性件,簡化了其整體結構,但仍存在如下缺陷:其彈性件難易提供穩定、且較大的彈力,無法順利帶動樞轉臂向上轉動;由于其彈性元件一端與樞轉臂為滑動配合,在導風板閉合時,會因彈性件一端與樞轉臂的抵靠摩擦力,使得彈性元件一端無法順利沿樞轉臂滑動,從而導致彈性件無法按設定方式產生形變、且導致彈性件會給樞轉臂施加較大的向上抵靠作用力;進而導致樞轉臂無法順利向下轉動、并導致該導風板無法順利閉合。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順利閉合的車用擾流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用擾流裝置,包括上框架、下壓條、以及固定在上框架和下壓條之間的網布;所述上框架包括主固定桿和旋轉臂,所述旋轉臂的一端與主固定桿連接,所述旋轉臂的另一端與底座活動連接;所述旋轉臂上安裝有彈性元件,所述彈性元件包括主彈性臂和輔助彈性臂,所述主彈性臂一端與旋轉臂固接,所述主彈性臂另一端用于與天窗主體框架滑動配合;所述輔助彈性臂一端與旋轉臂固接,所述輔助彈性臂另一端與主彈性臂滑動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恩坦華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恩坦華汽車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2586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