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實現發動機進氣快速冷卻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61872.5 | 申請日: | 2017-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303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瀟文;銀增輝;景曉軍;李騰騰;陳熊;張琳;付鐵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F02B29/04 | 分類號: | F02B29/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濱海科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薛萌萌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東***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實現 發動機 快速 冷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發動機領域,涉及一種用于實現發動機進氣快速冷卻的裝置,尤其是對發動機增壓后熱空氣快速冷卻的裝置。
背景技術
發動機小型化和高強化的發展趨勢使得增壓器成為提高發動機升功率的主要技術手段,發動機增壓后的空氣溫度達130℃-150℃,甚至超過200℃。為獲得更高的缸內充量密度,提高功率有必要對增壓后空進行冷卻。經驗表明,在給定的增壓壓力下,增壓空氣溫度每下降10℃,它的密度大約增大3%,發動機熱效率約提高0.5%。此外,進氣溫度的降低也有利于發動機尾氣污染物NOx的排放控制。
在整車發動機上常采用空冷中冷器對增壓后的空氣進行冷卻,其冷卻效率取決于車速或者電子風扇的轉速。如果能夠在空冷中冷器之前對熱空氣進行初步快速冷卻,可以減小對車速的限制,同時也有效減小了發動機電子風扇對有效功率的消耗,提高整機的熱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因此,有必要對開發一種能夠實現發動機進氣快速冷卻的裝置。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用于實現發動機進氣快速冷卻的裝置,以已解決現有的發動機進氣冷卻裝置冷卻速度較慢、冷卻消耗較大、熱效率較低及發動機污染物排放較高等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用于實現發動機進氣快速冷卻的裝置,包括冷卻液循環腔2及與所 述冷卻液循環腔2進行熱交換的降溫湍流腔3,所述冷卻液循環腔2上設有冷卻液進口1及冷卻液出口4;所述降溫湍流腔3內設有多個漸縮腔31。
優選的,漸縮腔31內設有使漸縮腔31內迂回連通的擋板。
進一步的,所述降溫湍流腔3內設有多組并列設置的湍流通道,每組湍流通道均包括多個串聯的漸縮腔31。
進一步的,每組湍流通道中,沿氣體流動方向,在前的漸縮腔31的縮小口與在后的漸縮腔31的膨脹口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降溫湍流腔3內設有多個湍流翅片5。
進一步的,相鄰漸縮腔31連接處均設有湍流翅片5。
優選的,湍流通道前端及后端均設有所述湍流翅片5。
進一步的,所述冷卻液循環腔2位于所述降溫湍流腔3的外周。
進一步的,所述冷卻液進口1靠近所述降溫湍流腔3的出口,所述冷卻液出口4靠近所述降溫湍流腔3的入口。
一種用于實現發動機進氣快速冷卻的方法,采用上述的冷卻裝置;經過增壓器增壓后的熱空氣由降溫湍流腔3進氣端進入降溫湍流腔3,在降溫湍流腔3內進行湍流流動,并與冷卻液循環腔2內的冷卻液進行熱交換后由降溫湍流腔3出氣端排出。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實現發動機進氣快速冷卻的裝置具有以下優勢:
(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實現發動機進氣快速冷卻的裝置,降溫湍流腔的設置能夠增強了氣體的湍流強度,能夠增強降溫湍流腔內氣體的換熱、提高冷卻速度、降低冷卻消耗,熱效率較高,進而能夠降低發動機污染物的排放;
(2)降溫湍流腔內設有多個漸縮腔,在漸縮階段由于局部阻力,氣體的壓力將會降低,反復進行節流膨脹,溫度不斷降低;在前的漸縮腔的縮小口與在后的漸縮腔的膨脹口,漸縮腔在漸縮出口空間變大,出現膨脹降溫的效果;
(3)降溫湍流腔內的湍流片增強了氣體的湍流強度,一方面增強了在降溫湍流腔內換熱,另一方面也加強了后期氣體在空冷中冷器的換熱效果;
(4)冷卻液循環腔覆蓋了降溫湍流腔及時帶走了熱空氣帶來的熱量,保證了降溫效果;
(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實現發動機進氣快速冷卻的裝置冷卻液采用排氣端進、進氣端出,增大了換熱效果,進一步加快冷卻速度。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用于實現發動機進氣快速冷卻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用于實現發動機進氣快速冷卻的裝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用于實現發動機進氣快速冷卻的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冷卻液進口;2-冷卻液循環腔;21-漸縮腔;3-降溫湍流腔;4-冷卻液出口;5-湍流翅片。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未經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6187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目云測量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焊接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