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增強車燈光強度的遮光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50551.5 | 申請日: | 2017-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142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2 |
| 發明(設計)人: | 羅元璟;于慶潭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東莞聯嘉光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8/10 | 分類號: | F21S8/10;F21V1/00;F21V7/04;F21V19/00;F21V5/04;F21W101/02;F21W101/1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139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增強 車燈 強度 遮光 模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遮光模塊,特別是一種安裝在車輛前側的頭燈中,可增強車燈光強度的遮光模塊。
背景技術
在車輛中,裝設有各式不同種燈具,如前側的大燈、小燈、方向燈,以及后側的尾燈與煞車燈等,在不同情況下依照駕駛的需求,發出不同顏色或亮度的光線,用以提醒用路人或其它車輛的駕駛,注意來車位置及行車方向等,尤其是在夜間,車用頭燈更是需要隨時開啟,以在昏暗或視線不明的環境中,帶給駕駛清楚明亮的路況。
請參照本實用新型圖1所示,此系為一般車輛頭燈中的遮光板10,礙于交通法規條文的規定,規定車用頭燈所照射出的燈光,需要對對向車輛的駕駛眼睛具有防眩的要求,同時對于自向車道也需要有一定的明亮度,因此現有技術制造出如圖1中具有特殊形狀的遮光板10,其上表面的一側102會較另一側104低,利用此一特殊設計以進行遮蔽光線的功能。同時請在參照本實用新型圖2所示,此一遮光板10系裝設于車用頭燈模塊1中,位于散熱器基板12的前側表面,當光源14所投射的光線經反射罩16反射至遮光板10后,經由遮光板10的遮蔽以投射至車用頭燈模塊1中的投影透鏡組18,經投影透鏡組18的折射,照射至車外,以形成符合法規需求的配光圖案。
然而,上述的現有車用頭燈,雖然可以產生出符合法規需求的配光圖案,但可由圖2中看出,仍有部分經反射罩16反射至散熱器基板12及遮光板10下的光線,會被遮蔽住而無法射出,會消散或成為雜散光而無法到達配光圖案中,造成此一結構所形成的配光圖案雖符合法規需求,但在光強度上仍有所瑕疵,并且雖然可以減少對向車道的眩光,但恐對于對向車道的車輛辨識度會偏低,以及使得自向車道的光強度也有所偏低。
在美國專利第8,348,486號中,在此前案中為了符合現行的車燈法規,增加了對向來車的可辨識性,以需要能有效控制光強度的燈具結構及其所產生的配光圖案,此一前案的車輛用燈具系由投影透鏡、光源、反射杯及遮光板所組成,光源所投射的光線經反射杯的反射面反射,部分光線被遮光板斷開,而沒有被斷開的光線行進到投影透鏡,而部分被遮光板斷開的光線也從遮光板前的反射面反射至投影透鏡,以形成補光的功能,用以增加對向車輛的辨識性,但此一前案雖可進行補光的功能,但并無遮光的功能,仍然有可能因補光太強,造成對向車輛的駕駛具有眩光的情形產生,因此不具有降低對向車輛駕駛眩光的功能。在美國專利第8,746,941號中,所揭露的結構系為了防止對向車道的眩光效果,但此一結構所形成的配光圖案上的明暗截止線會變得模糊不清,容易降低駕駛者自身行車的可辨識性。
而本實用新型的發明人先前在日本專利第3,205,502號中,也提出一種利用特殊的柱狀結構以減少眩光,并增加對向車輛的辨識性的技術特征,但此一技術無法利用被柱狀結構所遮蔽的光束進行有效的利用,并且在此一技術中,基板還會遮蔽住部分光線,使得配光圖案的亮度,仍具有進步的空間。
因此,有鑒于上述的困擾,本實用新型在不造成對向車輛駕駛的眩光下,同時提升對向車輛的的辨識度,以設計出一種可增強車燈光強度的遮光模塊。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增強車燈光強度的遮光模塊,提出一種可裝設于車輛中的頭燈中的遮光板結構,并且同時可以達到避免對向車輛駕駛的眩光,以及又能增加對向車辨識度的嶄新遮光板結構,有助于駕駛在夜間開起車燈行駛時,可以清楚辨識對向來車。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增強車燈光強度的遮光模塊,除了可以增加對向車輛的辨識度以外,利用遮光板的反射,也可以提升自向車道的光線強度,有助于駕駛于夜間行車時,能夠清楚看到正前方車道上是否具有障礙物等,保障駕駛的行車安全。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增強車燈光強度的遮光模塊,以設置在車燈的反射罩下方,此遮光模塊包含有一遮光板設置在反射罩的下方,且遮光板后端固接至反射罩,反射體自遮光板的前端向前延伸,且反射體具有一反射面及一補光平面,反射面與補光平面連接在反射體的頂端,反射面朝向遮光板傾斜,而補光平面與反射面朝向相反方向傾斜,反射體的頂端會低于遮光板的上表面高度,發光組件設置在遮光板的后端,且發光組件與遮光板的上表面位在同一平面上,發光組件投射出光線經反射罩反射到遮光板的上表面、反射體的反射面及補光平面,以形成主光束投射到車輛外部,反射面會減弱主光束部分照射到車輛的對向車道的部分光線,補光平面會增強被減弱的部分光線上方的光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東莞聯嘉光電有限公司,未經聯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東莞聯嘉光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5055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