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車聯網的駕駛分心監測、預警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92277.0 | 申請日: | 2017-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102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郭唐儀;潘姝;王若愚;葛徐婷;呂亦江;朱云霞;伊特格勒;孫豪;郝浪;郭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8B21/02 | 分類號: | G08B2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馬魯晉 |
| 地址: | 21009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聯網 駕駛 分心 監測 預警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車聯網的駕駛分心監測、預警系統及方法,基于車聯網的駕駛分心監測、預警系統具體包括:智能車載終端,用于采集駕駛員信息、駕駛員所在車輛位置信息;云系統處理平臺,用于根據前述駕駛人信息判斷駕駛員處于分心駕駛的風險并響應于該風險向該車輛及其周邊車輛發出預警信號;該車輛智能車載終端及其周邊車輛智能車載終端響應于該預警信號做出預警。本發明云系統平臺判別出駕駛人分心時,向分心目標車輛及其周邊車輛發送預警信息,智能車載終端接收預警信息并播放預警信息,從而對駕駛人預警,可有效提高道路整體的行車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慧交通領域,特別是一種基于車聯網的駕駛分心監測、預警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駕駛分心是主要的人因之一,也是引發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2014年我國統計的簡易交通事故中由于駕駛分心行為引起的事故占47.2%。駕駛分心大大增加了事故風險,不僅危害自身生命財產安全,而且對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了巨大的潛在危險。因此,如何實時、有效檢測駕駛人分心狀態是解決駕駛分心問題的一個難點,并且將本車駕駛人異常狀態信息及時、準確傳遞給其他車主也是一大關鍵點。
目前對于車聯網技術的應用主要在于路況信息、車輛運動狀態、車輛路徑規劃等車、路、環境方面的信息交互,而忽視了駕駛人在人-車-路-環境系統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目前的駕駛分心檢測方法主要是基于駕駛人生理反應特征、駕駛人操作行為、車輛行駛軌跡。使用心電、肌電、皮膚導電率等駕駛人生理特征可以直觀反映駕駛人的駕駛狀態,但是這些都是靠人體傳感器,連續性和可靠性低。利用駕駛人操作行為以及車輛行駛軌跡可以間接反映駕駛人的狀態。這兩種方法的數據獲取較為簡單,但是檢測結果受到駕駛人經驗、車輛類型、道路幾何條件等幾何特征影響,對駕駛人分心狀態檢測的準確度不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車聯網的駕駛分心監測、預警系統,解決現有技術對駕駛人分心狀態檢測的準確度不高的問題。
實現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為:一種基于車聯網的駕駛分心監測、預警系統,包括:
智能車載終端,用于采集駕駛員信息、駕駛員所在車輛位置信息;
云系統處理平臺,用于根據前述駕駛人信息判斷駕駛員處于分心駕駛的風險并響應于該風險向該車輛及其周邊車輛發出預警信號;
該車輛智能車載終端及其周邊車輛智能車載終端響應于該預警信號做出預警。
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基于車聯網的駕駛分心監測、預警方法,具體步驟為:
步驟1、智能車載終端采集駕駛員眼動行為數據;
步驟2、云系統平臺根據駕駛員眼動行為數據判斷駕駛員處于分心駕駛的風險,并響應于該風險向該車輛及其周邊車輛發出預警信號;
步驟3、智能車載終端的響應于步驟2中的預警信號做出預警。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為:
(1)本發明通過智能車載終端非接觸模塊實時采集駕駛人眼動行為信息,對駕駛人無干擾,數據可靠性高,實用性強;
(2)本發明不用手動輸入任何數據,通過云系統平臺的分心檢測模型可自動識別駕駛人狀態;
(3)本發明云系統平臺判別出駕駛人分心時,向分心目標車輛及其周邊車輛發送預警信息,智能車載終端接收預警信息并播放預警信息,從而對駕駛人預警,有效提高道路整體的行車安全。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基于車聯網的駕駛分心監測、預警系統的示例性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理工大學,未經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9227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綠色抗菌壁紙
- 下一篇:六方鈣鈦礦結構微波介質陶瓷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