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鏈接式充電系統及動態分配功率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487772.2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1511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郭永亮;黃濤;徐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萬馬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L53/66 | 分類號: | B60L53/66;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 |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杭州市臨安***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鏈接 充電 系統 動態分配 功率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鏈接式充電系統及動態分配功率的方法,包括種鏈接式充電控制系統,至少包括電動汽車,包括若干相同的子系統和若干相同的鏈接控制單元,所述的子系統包括若干相同的充電終端、功率分配單元、若干相同的內環控制單元以及若干相同的內環控制單元,相鄰的子系統之間通過鏈接控制單元電連接,本發明還包括一種動態分配功率的方法,提供了一種滿足不同容量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提高能源利用率且降低系統損耗的一種鏈接式充電系統及動態分配功率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動汽車充電領域,一種鏈接式充電系統及動態分配功率的方法。
背景技術
汽車工業是世界上僅次于石油化工的第二大產業,目前,大部分汽車都以汽油、柴油為燃料,不僅消耗了大量的石油資源,而且汽車尾氣中所含的氮氧化物、碳氫化物、一氧化碳等造成了大氣的嚴重污染。為了保持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保護人類居住環境和保障能源供給,世界各國政府紛紛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尋求解決這些問題的各種途徑。目前主要有兩種節能的途徑,一種是混合動力汽車,另一種是純電動汽車。與傳統汽車相比,燃料電池汽車具有零排放或近似零排放、減少了機油泄露帶來的水污染、降低了溫室氣體的排放、提高了燃油經濟性、提高了發動機燃燒效率以及運行平穩無噪聲的有點,因此電動汽車將是出行方式新的熱門。
中國專利號CN103921690A,公開日期為2014年7月16日,發明名稱為電動汽車充電樁,包括 :主充電電路、ARM 芯片、漏電保護電路、保護電路、急停開關、充電接口、顯示屏以及輸入裝置,其不足之處在于能源利用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能源利用率低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滿足不同容量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提高能源利用率且降低系統損耗的一種鏈接式充電系統及動態分配功率的方法。
本發明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鏈接式充電系統,至少包括電動汽車,包括若干相同的子系統和若干相同的鏈接控制單元,所述的子系統包括:
若干相同的充電終端,充電終端的輸入端與電動汽車電連接,充電終端的輸出端與功率分配單元電連接;
功率分配單元,功率分配單元的輸入端與充電終端的輸出端電連接,功率分配單元的輸出端與內環控制單元的輸入端電連接;
若干相同的內環控制單元,內環控制單元的輸入端與功率分配單元的輸出端電連接,內環控制單元的輸出端與設于母線上的電源開關的控制端電連接;
若干系統的功率區,功率區由若干個相同的電源組成,功率區的輸入端分別與功率分配單元的輸出端以及內環控制單元的輸出端電連接,功率區的輸出端通過母線與充電終端的輸入端電連接。
作為優選,相鄰的子系統之間通過鏈接控制單元電連接。本發明通過鏈接控制單元實現功率分配的控制。
作為優選,本發明包括一種動態分配功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充電終端獲取電動車輛的充電需求功率,將充電終端對應的功率區的剩余功率與充電需求功率比較;
步驟2:若所述的充電需求功率超過電終端對應的功率區的剩余功率,所述的功率分配單元獲取本子系統內另外兩個功率區的工作情況。
步驟3:若所述的子系統的另外兩個功率區有一個空閑,則功率分配單元動態分配空閑功率區,完成電源模塊輸出母線調整,然后通過內環控制單元把空閑的功率區切換到與所述的空閑的功率區對應的充電終端的母線上。
步驟4:若所述的子系統的另外兩個功率區在工作,則所述的功率分配單元通過與本子系統相連的鏈接控制單元獲取相鄰兩個子系統的工作情況。
步驟5:若所述的相鄰的兩個子系統沒有空閑的功率區,則相鄰的兩個子系統通過與所述相鄰的兩個子系統相連的鏈接控制單元獲取所述相鄰的兩個子系統的相鄰子系統的工作情況,重復步驟5,直至找到有空閑的功率區的子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萬馬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萬馬新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8777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車輛充電管理方法和充電管理系統
- 下一篇:自主裝置充電模式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