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合成模糊人臉圖像的方法和裝置、計算機裝置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481615.0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7390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5 |
| 發明(設計)人: | 吳濤;牟永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云天勵飛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T7/20;G06T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賽恩倍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曾柳燕;孫芬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樣時間段 模糊 人臉圖像 慣性測量單元 人臉圖像數據 方法和裝置 計算機裝置 存儲介質 位姿信息 運動軌跡 合成 模糊核 樣本數 人臉 清晰人臉圖像 軌跡模擬 模擬相機 模型合成 運動模糊 精細化 相機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合成模糊人臉圖像的方法和裝置、計算機裝置及存儲介質。在本發明中,確定慣性測量單元在采樣時間段內的位姿信息,并利用慣性測量單元在采樣時間段內的軌跡模擬相機或者人臉的運動軌跡,獲取采樣時間段內軌跡對應的模糊核樣本數,最后基于獲取的清晰人臉圖像、任一時刻的位姿信息、采樣時間段內軌跡對應的模糊核樣本數,利用運動模糊模型合成模糊人臉圖像,以達到擴展模糊人臉圖像數據集的目的。本發明能夠利用慣性測量單元在采樣時間段內的軌跡,有效精細化模擬相機或者人臉的運動軌跡,進而合成模糊人臉圖像。因此,能夠降低擴展模糊人臉圖像數據集的成本,提高擴展模糊人臉圖像數據集的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圖像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合成模糊人臉圖像的方法和裝置、計算機裝置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模糊人臉圖像的識別是動態場景下識別的關鍵技術,對于改善識別的性能十分重要。為了訓練一個具備良好泛化能力的神經網絡,需要采用包含海量的模糊人臉圖像的訓練數據集,然而目前為止,并沒有針對模糊人臉圖像的開源數據集,那么就需要通過一定的方法獲取大量的模糊人臉圖像,以便構建模糊人臉圖像訓練數據集。
目前,構建模糊人臉圖像訓練數據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兩類:人工采集自然場景圖像,并選取合適的模糊人臉圖像進行標注,進而構建模糊人臉圖像訓練數據集以及利用圖像合成的方法構建模糊人臉圖像訓練數據集。其中,圖像合成的方法又包括:利用開源的模糊核對已有的清晰圖像進行卷積運算得到模糊人臉圖像,進而構建模糊人臉圖像訓練數據集,或者使用高速攝像機拍攝高幀率視頻,然后選取視頻中某段連續圖像進行加權平均,進而獲取模糊人臉圖像,進而構建模糊人臉圖像訓練數據集。由此可見,上述構建模糊人臉圖像訓練數據集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另外使用高速攝像機拍攝高幀率視頻,還需要保證視頻的每一幀都是清晰的圖像,由此導致現有的構建模糊人臉圖像訓練數據集的效率較低。
因此,現有的構建模糊人臉圖像訓練數據集的方法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合成模糊人臉圖像的方法和裝置、計算機裝置及存儲介質,旨在解決現有的構建模糊人臉圖像訓練數據集的方法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問題。
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合成模糊人臉圖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清晰人臉圖像;
確定慣性測量單元在采樣時間段內任一時刻的位姿信息;
獲取所述采樣時間段內軌跡對應的模糊核樣本數;
基于所述清晰人臉圖像、所述任一時刻的位姿信息、所述采樣時間段內軌跡對應的模糊核樣本數,利用運動模糊模型合成模糊人臉圖像。
在較優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慣性測量單元包括陀螺儀和加速度計,所述慣性測量單元的位姿信息包括所述加速度計的位置和所述陀螺儀的旋轉角度,所述確定慣性測量單元在采樣時間段內任一時刻的位姿信息包括:
獲取所述任一時刻所述陀螺儀的角速度和所述加速度計的比力;
根據所述陀螺儀的角速度確定所述陀螺儀的旋轉角度;
根據所述陀螺儀的旋轉角度確定所述陀螺儀的旋轉矩陣;
根據所述旋轉矩陣、所述加速度計的比力確定所述加速度計的相對加速度;
根據所述加速度計的相對加速度獲取所述任一時刻加速度計的位置。
在較優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陀螺儀的旋轉角度確定所述陀螺儀的旋轉矩陣包括:
根據所述陀螺儀的旋轉角度分別獲取所述陀螺儀在X軸、Y軸以及Z軸的方向余弦矩陣;
根據所述陀螺儀在X軸、Y軸以及Z軸的方向余弦矩陣確定所述陀螺儀的旋轉矩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云天勵飛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云天勵飛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816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