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p-GaN結構的三維增強型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462615.6 | 申請日: | 201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212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凱;朱廣潤;孔岑;周建軍;陳堂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L29/778 | 分類號: | H01L29/778;H01L29/06;H01L29/20;H01L21/335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吳樹山 |
| 地址: | 210016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gan 結構 三維 增強 電子 遷移率 晶體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基于p-GaN結構的三維增強型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所述三維增強型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的結構自下而上依次包括襯底(1)、緩沖層(2)、GaN基三維鰭片(3)、柵極(6)、源極和漏極,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內置終端結構(4),所述內置終端結構(4)為通過離子注入形成的內置高阻GaN區,所述內置GaN高阻區位于所述柵極(6)的下方與GaN基三維鰭片(3)的兩側區域相鄰的緩沖層(2)的上方;所述GaN基三維鰭片(3)的上方及兩側二次外延生長有p-GaN/AlGaN/GaN異質結(5);所述柵極(6)包裹在p-GaN/AlGaN/GaN異質結(5)的上方和兩側,形成三維柵結構;通過刻蝕方式去除柵極(6)兩側區域的p-GaN層而形成AlGaN/GaN異質結,所述源極和漏極分別設在AlGaN/GaN異質結的兩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p-GaN結構的三維增強型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GaN基三維鰭片(3)的高度為200~1000nm、寬度為200~2000nm;所述GaN基三維鰭片(3)的數量為n≥1,所述GaN基三維鰭片(3)的相鄰之間的間距為200~2000n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p-GaN結構的三維增強型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GaN/AlGaN/GaN異質結(5)的p-GaN的厚度為40~150nm、p型摻雜濃度為1017~5×1020cm-3、p型摻雜元素為Mg、Fe、Zn、C和Ca中的任一種;AlGaN的厚度為5~30nm、Al的組分為10~40%;GaN的厚度為20~200n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p-GaN結構的三維增強型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體步驟:
1)在所述襯底(1)的上方生長緩沖層(2);
2)在所述緩沖層(2)的上方沉積金屬或絕緣介質作為硬掩模;
3)在所述硬掩模的上方定義GaN基三維鰭片(3)的光刻掩模,隨后通過RIE和ICP方式刻蝕去除硬掩模;
4)通過RIE和ICP方式刻蝕GaN,形成GaN基三維鰭片(3);所述GaN基三維鰭片(3)的高度為200~1000nm、寬度為200~2000nm;所述GaN基三維鰭片(3)的相鄰之間的間距為200~2000nm;
5)采用TMAH或等離子處理方式去除刻蝕損傷,隨后將離子注入緩沖層(2)形成內置終端結構(4);所述離子注入的元素為Ar、H、B、O、N、He、Zn和F中的任一種,所述離子注入的能量為30~300KeV;
6)采用濕法或干法方式去除硬掩模;
7)在所述緩沖層(2)和GaN基三維鰭片(3)的表面和側面,采用MOCVD、MBE和PLD方式生長p-GaN/AlGaN/GaN異質結(5);所述p-GaN/AlGaN/GaN異質結(5)的p-GaN的厚度為40~150nm、p型摻雜濃度為1017~5×1020cm-3、p型摻雜材料為Mg、Fe、Zn、C和Ca中的任一種;AlGaN的厚度為5~30nm、Al的組分為10~40%;GaN的厚度為20~200nm;
8)在GaN基三維鰭片(3)上方的p-GaN/AlGaN/GaN異質結(5)表面采用蒸發或濺射方式沉積柵金屬,隨后采用ALD、PECVD、ICP-CVD和LPCVD方式沉積阻擋介質層;
9)光刻柵極掩模,采用RIE和ICP方式依次刻蝕阻擋介質層和柵金屬,形成柵極(6);
10)以所述阻擋介質層作為掩模,通過RIE和ICP方式刻蝕去除柵極(6)區域之外的p型GaN,形成AlGaN/GaN異質結;
11)采用濕法腐蝕去除阻擋介質層;
12)在柵極(6)的兩側,光刻源漏掩模,隨后沉積源漏金屬,高溫退火形成源極和漏極;
13)定義光刻隔離掩模,采用刻蝕或離子注入方式進行隔離,形成有源區;
14)在柵極(6)、源極、漏極和AlGaN/GaN異質結的表面,采用ALD、PECVD和ICP-CVD方式沉積鈍化介質層;
15)定義互聯開孔區掩模,刻蝕形成互聯開孔;
16)定義互聯金屬區掩模,通過蒸發與剝離工藝形成互聯金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6261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