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槽式太陽能集熱器支架的測量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454803.4 | 申請日: | 201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9528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01 |
| 發明(設計)人: | 燕必希;孫鵬;董明利;王君;仝麗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B11/00 | 分類號: | G01B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恒立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6 | 代理人: | 顧珊;龐立巖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區清***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槽式太陽能集熱器 測量附件 支架 測量系統 輔助測量 計算裝置 吸熱管 托片 攝像裝置 旋轉軸 采集 圖像處理指令 支架旋轉軸 安裝測量 攝影設備 圖片傳輸 圖像處理 幾何量 有效地 支撐點 內置 測量 架設 圖片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適用于槽式太陽能集熱器支架的測量系統,所述系統包括測量附件、攝影設備和計算裝置,測量附件包括:托片測量附件、吸熱管測量附件、旋轉軸測量附件,其中托片測量附件,輔助測量槽式太陽能集熱器支架的托片的位置;吸熱管測量附件,輔助測量槽式太陽能集熱器支架的吸熱管的支撐點坐標;旋轉軸測量附件,輔助測量槽式太陽能集熱器支架旋轉軸的位置;攝像裝置架設于槽式太陽能集熱器支架前端,用于采集圖片,計算裝置內置圖像處理指令,攝像裝置采集的圖片傳輸給所述計算裝置進行圖像處理,得到槽式太陽能集熱器支架的幾何量。本發明提供的測量系統,通過安裝測量附件有效地提好了槽式太陽能集熱器支架測量的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攝影測量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適用于槽式太陽能集熱器支架的測量系統。
背景技術
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人們對能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太陽能作為一種清潔、綠色的新能源,得到了廣泛的推廣與應用。太陽能熱發電技術主要分為槽式、塔式、碟式和菲涅爾式四種方式,其中槽式太陽能熱發電技術最為成熟、最具商業化運行條件。目前,槽式太陽能熱發電技術關注的焦點問題是如何提高熱發電效率。熱效率表達式為:η熱效率=ρ·γ·(τ·α)
其中,為拋物鏡面反射率,為集熱器的截斷因子,為吸熱管表面涂層吸收率,為吸熱管表面玻璃罩透射率。由此,槽式太陽能熱發電效率取決于四個影響因素,而當集熱器的材料屬性確定以后,拋物鏡面反射率、吸熱管表面涂層吸收率、吸熱管表面玻璃罩透射率也就確定,因而在后期的裝配運行中,影響槽式太陽能熱發電效率的因素只有集熱器的截斷因子,而一個聚光良好的槽式太陽能集熱器,其截斷因子應保證在0.95以上。
對于槽式太陽能集熱器來說,截斷因子的影響因素主要是鏡面面形精度和支架精度。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人們提出了大量測量鏡面面形的方法。包括視頻掃描Hartmann光學測量法;將近景攝影測量法應用到槽式太陽能集熱器的測量上;黑白條紋的條紋反射法;彩色條紋反射法。相比較為成熟的鏡面面形測量來說,支架測量研究較少。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在2008年研制出的專門針對槽式太陽能集熱器面形以及支架的攝影測量系統QFoto系統。然而,現有技術中輔助測量系統本身精度較低,其難以保證對支架測量的精度。
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需要一種適用于槽式太陽能集熱器支架的測量系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槽式太陽能集熱器支架的測量系統,所述系統包括測量附件、攝像裝置和計算裝置,所述測量附件包括:托片測量附件、吸熱管測量附件、旋轉軸測量附件,其中
所述托片測量附件,用于安裝于槽式太陽能集熱器支架的托片上,輔助測量槽式太陽能集熱器支架的托片的位置;
托片測量附件包括一連接部,所述連接部向外輻射形成三個測量臂,所述三個測量臂端部分別開設第一標志點定位孔,利用三個所述第一標志點定位孔定位所述托片的位置;
所述吸熱管測量附件,用于安裝于槽式太陽能集熱器支架的吸熱管支架上,輔助測量槽式太陽能集熱器支架的吸熱管的支撐點坐標;
所述吸熱管測量附件呈半圓形,在所述半圓形的一側面具有突出部,所述吸熱管測量附件截面對應于所述突出部的位置設有第二標志點定位孔;
所述旋轉軸測量附件,用于安裝于槽式太陽能集熱器支架旋轉軸上,輔助測量槽式太陽能集熱器支架旋轉軸的位置;
所述攝像裝置架設于槽式太陽能集熱器支架前端,用于采集圖片,所述計算裝置內置圖像處理指令,所述攝像裝置采集的圖片傳輸給所述計算裝置進行圖像處理,得到槽式太陽能集熱器支架的幾何量。
優選地,所述連接部一側面設有安裝平鍵。
優選地,所述托片測量附件確定所述托片的位置包括托片支撐點坐標和托片角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未經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5480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