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硅氧烷-水解燕麥寡肽共聚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442031.2 | 申請日: | 2017-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844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4 |
| 發明(設計)人: | 徐進;黃桂州;徐俊偉;鄭華生;謝培鎮;陳杰烽;晏潔;張鵬;程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雋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州潮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77/26 | 分類號: | C08G77/26;A61K8/898;A61Q5/12;A61Q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蘇運貞 |
| 地址: | 200051 上海市長寧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硅氧烷 水解 燕麥 寡肽 共聚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硅氧烷?水解燕麥寡肽共聚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該共聚物的結構式如式I所示。本發明是將水解燕麥寡肽與如式II所示的硅氧烷A在乳液中先進行反應得到如式III所示的硅氧烷?水解燕麥寡肽,再在催化條件下進行聚合,從而實現硅氧烷?水解燕麥寡肽的共聚。該共聚物在發用產品中,能填充頭發毛鱗片,修復受損頭發;在織物用產品中,能有效保護纖維結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日用化妝品和紡織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硅氧烷-水解燕麥寡肽共聚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聚二甲基硅氧烷(俗稱硅油)具有優異的成膜性、吸附性。作為頭發調理劑,廣泛應用于頭發護理產品中,如洗發水、護發素、焗油膏等,能賦予頭發柔順、柔軟、抗靜電等優異性能。同時,作為織物柔軟劑,廣泛應用于紡織產品中,能賦予織物柔軟、平滑的手感。
蛋白質含有氨基、羧基和其他功能性基團,水解反應產生的角蛋白、膠原蛋白,對頭發和皮膚有很好的滲透作用,經常被用作調理劑應用于皮膚、頭發護理產品中。
硅氧烷改性蛋白,是一種硅氧烷和蛋白的共聚物。最早期的硅氧烷改性蛋白,僅僅是將兩者進行簡單的混合,并非結構的共聚。研究表明,硅氧烷和蛋白的共聚物,對改善成膜性、頭發梳理性有卓越功效。目前,關于硅氧烷改性蛋白,主要以國外大型化工企業(如克羅達國際公司)為主導,國內鮮有研究。此類產品,一般硅氧烷鏈比較短或雜亂,蛋白則以小麥蛋白、大豆蛋白為主。
專利號CN3810509.8蛋白質-硅烷-硅氧烷共聚物、其制備和應用,描述了一種以硅烷醇為端頭、水解植物蛋白或者水解土豆蛋白和硅烷或者硅氧烷進行共聚的硅烷改性蛋白,用于頭發護理產品中。
歐洲專利EP 540357描述了一種蛋白質-硅烷和/或蛋白質-硅氧烷共聚物的制備,其中硅烷和/或硅氧烷組分是共價鍵連于蛋白質的氨基并且至少某些部分的硅烷和/或硅氧烷組分在不同的蛋白質鏈之間形成交聯。而按重量計蛋白質組分構成了聚合物的5%至98%。EP 540357實例例2中的描述的共聚物,由平均分子量約為10000D的的水解小麥蛋白與化學計量的硅烷進行反應而生成,蛋白質氨基的改性程度為60%,其余的氨基通過季銨化處理。
本發明的研究人員研究發現,目前現有技術存在如下技術問題:
1、硅烷-蛋白質共聚物或硅氧烷-蛋白質共聚物,選擇的蛋白質以水解小麥蛋白、水解植物蛋白、水解土豆蛋白為主,蛋白的分子量大多在1000D以上,暫未關于小分子燕麥寡肽的硅烷或硅氧烷改性;
2、硅烷-蛋白質共聚物或硅氧烷-蛋白質共聚物由于接了蛋白質,空間位阻較大,聚合度一般不高,產品的性能受到限制;
3、暫無關于硅烷或硅氧烷與小分子蛋白質線性共聚的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硅氧烷-水解燕麥寡肽共聚物。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硅氧烷-水解燕麥寡肽共聚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硅氧烷-水解燕麥寡肽共聚物的應用。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硅氧烷-水解燕麥寡肽共聚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結構通式:
n為10~50之間的自然數;
R為水解燕麥寡肽的殘基,平均分子量為200D~400D。
所述的硅氧烷-水解燕麥寡肽共聚物的平均分子量為4KD~30KD;優選為5.5~28.6KD。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雋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州潮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雋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州潮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4203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