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工業化生產凝乳酶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22200.6 | 申請日: | 2017-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811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許建立;洪振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諾生物科技發展江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9/52 | 分類號: | C12N9/52;C12N1/20;C12R1/19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224300 江蘇省鹽城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業化 生產 凝乳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深加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工業化生產凝乳酶的方法。
背景技術
凝乳酶chymosin一般也稱為rennin,是一種蛋白酶,目前來源有小牛皺胃酶、植物提取物、微生物來源。
凝乳酶是干酪制作過程中首要催化劑,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傳統工藝中選擇動物來源的小牛皺胃酶,但是該來源的酶供不應求,價格昂貴,產量有限,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不少研究者從產凝乳酶菌株中獲得凝乳酶,通過微生物的高密度發酵制得凝乳酶,來取代小牛皺胃酶,成為該產業中凝乳酶的供應者。
總體來說,動物來源的凝乳酶生長比較慢,來源有限;植物來源的凝乳酶有較高的蛋白水解活性和本身有毒,所以未出現大規模的商業化應用;微生物來源的凝乳酶來源廣泛,目前有幾十種微生物可用來發酵生產凝乳酶,主要涉及放線菌,細菌和真菌等等;微生物發酵成本低廉,安全無毒,產量大等優點被廣泛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工業化生產凝乳酶的方法,利用細菌-大腸桿菌發酵生產凝乳酶,具有周期短,成本低,易純化,酶活力高,產業化簡單等優勢。凝乳酶易純化,產量大,易規模化生產,可以取代動物來源的凝乳酶,成本低,符合食品酶制劑要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工業化生產凝乳酶的方法,該方法的步驟是:
S1、以來源于大腸桿菌K-12的發酵菌株為原始菌株;
S2、傳代菌株制備:將原始菌株劃線在固體平板上,28-30℃恒溫培養箱用固定平板培養基培養24-30小時;
S3、活化液培養:從平板內挑選單菌落分別接入準備好的三角瓶中,用活化培養基培養,28-30℃、180rpm搖床,16-24小時;
S4、種子培養:從活化液中挑選長勢較好的菌落轉接到大瓶培養,擴大種量,接種量按照1%-2%接種,用種子培養基培養,28-30℃、180rpm搖床培養,活化轉接要求OD值為2-5,培養時間8-12h;
S4、發酵種子培養,用飽和蒸汽對發酵種子培養基進行滅菌消毒,降溫到35-38℃,接種量按照1%-2%接種,開啟攪拌220rpm,調節通氣量1:1VVM,氫氧化鈉調節PH值控制在6.7-7.5,培養時間8-12h,控制OD值在2-5轉接;
S5、發酵培養:按照接種量1%-1.5%接入發酵培養基中,在36-37℃,開啟攪拌,通氣量按照溶氧條件調節,培養18-24小時;
S6、發酵結束,檢測菌體含量、濕重、OD值,放料離心處理,收集得到濕菌體,并計重;
S7、濕菌體MEDT溶解,再用EDTA緩沖液清洗菌體,然后離心收集菌體,計重后用EDTA溶解成懸浮液;
S8、菌體懸浮液在800-1000Bar高壓均質機破碎2次以上,檢測OD值在50-65左右時,再次離心收集包涵體;
S9、包涵體經過復性,得到粗制凝乳酶液;
S10、粗制凝乳酶液經過膜過濾、加水洗脫,微濾除雜、超濾濃縮、除菌過濾得到無菌液態產品;
S11、根據客戶需求用無菌水配制要求的酶活。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發酵培養的具體步驟為:
S5.1、配置發酵培養基,用飽和蒸汽120-122℃滅菌,然后降溫到37℃備用;
S5.2、按照接種量1%-1.5%將凝乳酶種子移種發酵培養基中,在36-37℃下開啟攪拌,起始通氣量500(1:1vvm)M3/h,利用氫氧化鈉和鹽酸控制PH值在6.7-7.5左右,罐壓0.02-0.05Mpa,培養時間4-5h;
S5.3、培養期間檢測OD、濕重、氨基氮、甘油含量指標,當OD超過12、濕重超過20g/L時,開始流加二次補料培養基,二次補料培養基與發酵培養基的質量比為10:100;
S5.4、在培養5h-6h時,隨二次補料培養基同時流加乳糖補料,流加量為50kg/h,乳糖與與發酵培養基的質量比為10:100;
S5.5、當濕重指標50以上時,一次性加入誘導劑IPTG,開始誘導產酶,誘導劑與發酵液的體積為0.3:1000;
S5.6、當濕重不在增長時中止發酵;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固體平板培養基組成為:1%蛋白胨、0.5%酵母粉、1%氯化鈉、1.5%瓊脂、0.1‰氨芐青霉素,其余為水。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活化培養基的組成為:1%蛋白胨、0.5%酵母粉、1%氯化鈉、0.1‰氨芐青霉素,其余為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諾生物科技發展江蘇有限公司,未經中諾生物科技發展江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2220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