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瓦斯油加氫處理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60458.8 | 申請日: | 2014-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929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H.丁迪;T.G.塔;V.A.小庫佩拉瓦格;A.H.普萊;S.L.維布斯特 | 申請(專利權)人: | 納幕爾杜邦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G67/02 | 分類號: | C10G67/0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龐立志;李炳愛 |
| 地址: | 美國特拉華***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瓦斯 加氫 處理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對瓦斯油(GO)烴進料進行加氫處理以提供高收率的柴油餾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全液氫化處理反應區,隨后是全液氫化裂解反應區。精煉區可與所述氫化裂解反應區一體化。氫化處理期間形成的氨和其它氣體在氫化裂解之前的分離步驟中去除。
本申請是2014年9月23日提交的題為“瓦斯油加氫處理”的PCT/US2014/056868號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原申請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獲得的國家申請號為201480064069.9。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對烴進料進行加氫處理的方法,并且更具體地涉及對瓦斯油烴進料進行加氫處理的方法。
背景技術
全球對于柴油的需要隨著運輸燃料的日益增長而迅速上升。同時,為了減輕環境影響,對運輸柴油的特性的規定已變得更加嚴格。柴油燃料的歐洲標準Euro IV(EN590:1993)設為860千克每立方米(kg/m3)最大密度。最近,根據Euro V(EN 590:2009),最大密度降至845kg/m3。運輸柴油的其它特性包括小于11重量%的多環芳族化合物含量,和根據Euro IV的小于20份每百萬重量份(wppm),根據Euro V已降至10wppm的硫含量,這有時被稱為超低硫柴油,或ULSD。
精煉廠生產許多種烴產物,其具有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價值。期望減少低價值產物的生產或將低價值產物升級成高價值產物。較低價值產物包括瓦斯油。瓦斯油已在歷史上被用作制備更高等級(價值)精煉產品的原料。由于此類油的高硫含量、高氮含量、高芳族化合物含量(尤其是高聚芳族化合物含量)、高密度和低十六烷值不符合美國和歐洲國家的政府標準,因此它們不能直接共混到現今的運輸燃料(汽油和柴油燃料池)中。
此外,當使用瓦斯油作為制備柴油燃料的原料時,柴油范圍內產品的收率低于預期。盡管如此,仍期望使用瓦斯油作為生產柴油燃料(包括ULSD)的原料。
可使用各種氫化處理方法諸如加氫脫硫和加氫脫氮,以從烴進料中除去硫和氮。可使用氫化裂解,在加氫情況下將重質烴(高密度)裂解成較輕質的產物(較低密度)。然而,高氮含量可使沸石氫化裂解催化劑中毒,并且過于嚴苛的氫化裂解條件可致使形成顯著量的石腦油和被認為價值低于運輸燃料的輕質烴。
用于氫化處理和氫化裂解的常規加氫處理單元具有三相(滴流床反應器),這要求氫從氣相轉化成液相,在所述液相的情況下其可用于在催化劑的表面處與烴進料反應。這些單元是昂貴的,需要大量氫,其中大部分必須通過昂貴的氫壓縮機再循環,并且導致催化劑表面上的顯著的焦炭形成和催化劑失活。
美國專利6,123,835公開了具有全液反應器的兩相(“全液”)加氫處理體系,所述反應器避免了滴流床體系的一些缺點。
美國專利申請公布2012/0205285公開了兩步加氫處理方法,其用于在具有單循環回路的全液反應器中定向預處理和選擇性開環,以將重質烴和輕質循環油轉換成超過50%在柴油沸騰范圍內的液體產物。
美國專利申請公布US 2012/0080288 A1和US 2012/0080356 A1分別公開了在第一加氫處理區和第二加氫處理區中用氫氣對烴原料進行加氫處理的裝置和方法,其中來自第一加氫處理區的流出物在隔離壁分餾塔的第一面上分餾,以提供柴油流,并且其中所述柴油流的至少一部分為第二加氫處理區的進料。因此,使柴油鎦分進一步經受加氫,增加較低沸點鎦分諸如石腦油的收率,同時降低柴油收率。
仍然期望提供加氫處理體系,其以較高收率和/或品質將重質烴進料(具體地講為瓦斯油)轉化成柴油。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納幕爾杜邦公司,未經納幕爾杜邦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6045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