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活性褐色乳酸菌飲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54266.6 | 申請日: | 2017-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945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1 |
| 發明(設計)人: | 羅欣芳;瞿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喜樂食品企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C9/13 | 分類號: | A23C9/13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哲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邵穗娟;湯喜友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褐色乳酸菌 飲料 制備 乳酸菌 糖漿 原料制備 發酵液 水余量 白砂糖 葡萄糖 干酪乳桿菌 設備使用率 添加穩定劑 果葡糖漿 脫脂奶粉 活化 能耗 調配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活性褐色乳酸菌飲料,由發酵液與糖漿調配而成,所述發酵液由以質量百分含量計的以下原料制備而成:脫脂奶粉11.5?12.5%,果葡糖漿6.5?7.2%,葡萄糖6.5?7.2%,干酪乳桿菌活化種劑0.7?0.9‰,水余量;所述糖漿由以質量百分含量計的以下原料制備而成:白砂糖20?22%,水余量。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活性褐色乳酸菌飲料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活性褐色乳酸菌飲料,不添加穩定劑,具有穩定性好及乳酸菌數多的特點。該制備方法具有設備使用率高、能耗低的特點;同時,能夠提高產品的穩定性,增加產品的乳酸菌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乳酸菌飲料,尤其涉及一種活性褐色乳酸菌飲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乳酸菌飲料是指以乳或乳制品為原料,經乳酸菌發酵制得的乳液中加入水,以及食糖和(或)甜味劑、酸味劑、果汁、茶、咖啡、植物提取液等的一種或幾種調制而成的飲料。褐色乳酸菌飲料顧名思義因其顏色呈現褐色而得名。乳制品中含豐富的蛋白質與還原糖,采用熱處理后便發生美拉德反應,同時采用副干酪乳桿菌菌種經低溫長時間發酵,以該發酵乳為基料經過二次配料后便可制得褐色乳酸菌乳飲料。
現有技術中,褐色乳酸菌飲料在加工和儲存過程中容易出現析水、沉淀、絮凝、分層等質量問題,這些問題,會嚴重影響產品的存儲和消費,因此,在生產過程中,必須添加合適的穩定劑。目前大多企業主要依靠單一的增稠劑,來緩解上述的質量問題,如添加果膠或大豆多糖等,但產品在保質期內仍有較明顯的析水和沉淀,而且果膠、大豆多糖的價格很高,企業的成本壓力很大。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在于提供一種活性褐色乳酸菌飲料,不添加穩定劑,且穩定性好及乳酸菌數多的特點。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是在于提供一種活性褐色乳酸菌飲料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具有設備占地面積小、能耗低的特點,同時,能夠提高產品的穩定性,增加產品的乳酸菌數。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活性褐色乳酸菌飲料,其特征在于,由發酵液與糖漿調配而成,發酵液與糖漿的重量比為100:180;所述發酵液由以質量百分含量計的以下原料制備而成:脫脂奶粉11.5-12.5%,果葡糖漿6.5-7.2%,葡萄糖6.5-7.2%,干酪乳桿菌活化種劑0.7-0.9‰,水余量;所述糖漿由以質量百分含量計的以下原料制備而成:白砂糖20-22%,水余量。
進一步地,所述發酵液由以質量百分含量計的以下原料制備而成:脫脂奶粉12.0%,果葡糖漿6.8%,葡萄糖6.8%,干酪乳桿菌活化種劑0.8‰,水余量;所述糖漿由以質量百分含量計的以下原料制備而成:白砂糖21%,水余量。
進一步地,所述干酪乳桿菌活化種劑的配制方法包括:
備料步驟:脫脂奶粉11.5-12.5%,白砂糖4.5-5.5%,葡萄糖6.5-7.2%,干酪乳桿菌0.50-0.55‰,純化水:余量,上述原料質量百分含量之各為100%;
水質控制步驟:將生活飲用水經過三重過濾及反滲透系統,制到純化水;
投料步驟:將純化水加熱至50-60℃,然后投入脫脂奶粉、白砂糖和葡萄糖,開啟循環泵循環混合化料;
溶解步驟:投料結束后停止循環泵,攪拌使物料充分溶解復原后得到奶液,于50-55℃保溫;
均質步驟:將保溫后的奶液升溫至60-65℃,然后進行均質;
滅菌步驟:將均質后的奶液升溫到95-97℃,將奶液全部泵入種罐,奶液總固形物含量為22-24%,于種罐中保溫滅菌,然后攪拌,攪拌后降溫至35-37℃;
接種步驟:將干酪乳桿菌倒入滅菌的奶液中,緩慢攪拌均勻,得到發酵原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喜樂食品企業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喜樂食品企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5426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