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新型船舶自動噴涂機器人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342494.1 | 申請日: | 2018-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317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郁海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郁海金 |
| 主分類號: | B23K3/06 | 分類號: | B23K3/06;B23K3/02;B23K3/08;B23K101/4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024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船舶 自動 噴涂 機器人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一種新型船舶自動噴涂機器人,屬于船舶自動噴涂機器人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焊錫機裝有大尺寸透明窗,可觀察整個焊接工藝過程,對產(chǎn)品研發(fā),工藝曲線優(yōu)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溫度控制采用高精度直覺智能控制儀,可編程完美曲線控制,控溫精確,參數(shù)設置簡便,易操作,可完成CHIP、SOP、PLCC、QFP、BGA等所有封裝形式的單、雙面PCB板焊接,工作效率極高,一臺焊機加一個絲印臺和兩名工人一天就可完成最大尺寸的PCB板近100塊,小尺寸可達數(shù)千塊,焊錫機改變了焊機只能依靠自然冷卻或拽出PCB板于焊機外進行冷卻的做法,使回流焊工藝曲線更完美,避免了表面貼裝器件損傷及焊接移位問題。
但現(xiàn)有技術不夠完善,在焊錫操作過程中錫點過大就容易和旁邊的焊點相互斷路,焊件需使用夾治具時,受到磁場所影響,導致無法確保焊件的最終位置需與激光束將沖擊的焊點對準。
發(fā)明內(nèi)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船舶自動噴涂機器人,以解決在焊錫操作過程中錫點過大就容易和旁邊的焊點相互斷路,焊件需使用夾治具時,受到磁場所影響,導致無法確保焊件的最終位置需與激光束將沖擊的焊點對準的問題。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新型船舶自動噴涂機器人,其結構包括:系統(tǒng)操作面板、壓力表、底腳、機座、工作臺、立柱、橫梁、送錫機構、型號標志、電烙鐵、吹錫機構,所述系統(tǒng)操作面板截面為矩形結構且水平緊貼于機座前端并且采用機械連接,所述壓力表水平固定在系統(tǒng)操作面板右端并且與機座采用電連接,所述底腳共設有四個且垂直固定在工作臺下端并且與機座采用螺母固定,所述機座與工作臺軸心共線,所述工作臺截面為矩形結構且豎直安裝于機座頂端并且采用間隙配合,所述立柱共設有兩個且均勻安裝于工作臺左右兩端并且與機座焊接在一起,所述橫梁水平嵌入立柱左右兩側(cè)并且焊接在一起,所述送錫機構水平嵌套于橫梁外端并且與機座采用電連接,所述型號標志截面為矩形結構且水平緊貼于送錫機構前端并且采用間隙配合,所述電烙鐵豎直固定在送錫機構下端并且與機座采用機械連接,所述吹錫機構水平安裝于工作臺左端并且與機座采用相配合,所述機座由發(fā)電機、氣缸、傳動機構、下膠件、機械手、伸縮管、驅(qū)動裝置、平移電機、固定端、直線導軌、齒輪、減震彈簧組成,所述發(fā)電機水平安裝于氣缸右端并且與減震彈簧采用間隙配合,所述氣缸與發(fā)電機軸心共線,所述傳動機構水平固定在氣缸左端并且與機座內(nèi)部側(cè)壁采用螺母固定,所述下膠件豎直安裝于氣缸上端,所述機械手垂直安裝于下膠件上端并且與驅(qū)動裝置采用電連接,所述伸縮管水平嵌入驅(qū)動裝置內(nèi)部并且與平移電機采用機械連接,所述驅(qū)動裝置截面為矩形結構且水平嵌套于橫梁外圈并且與平移電機采用相配合,所述平移電機共設有兩個且均勻安裝于橫梁內(nèi)部,所述固定端共設有兩個且豎直固定在平移電機下端并且與直線導軌為一體化結構,所述直線導軌垂直固定在齒輪上端,所述齒輪水平安裝于機座內(nèi)部側(cè)壁并且與直線導軌采用機械連接,所述減震彈簧與發(fā)電機軸心共線,進一步地,所述氣缸由滑輪、小型傳送帶、接頭、電磁驅(qū)動、限位塊組成,所述滑輪共設有兩個且均勻固定在電磁驅(qū)動左端,所述小型傳送帶水平嵌套于滑輪外圈并且采用過盈配合,所述接頭截面為矩形結構且水平安裝于傳動機構右端,所述電磁驅(qū)動水平嵌入限位塊內(nèi)部并且采用電連接,所述限位塊與電磁驅(qū)動軸心共線,進一步地,所述傳動機構由固定板塊、引腳、大型傳送帶組成,所述固定板塊截面為矩形結構且水平緊貼于機座內(nèi)部側(cè)壁并且采用螺母固定,所述引腳共設有兩個且水平安裝于固定板塊右端,所述大型傳送帶水平固定在氣缸左端并且與接頭采用相配合,進一步地,所述下膠件由導體、連桿、向?qū)U、固定端、助焊劑組成,所述導體共設有四個且水平安裝于向?qū)U左右兩端并且采用電連接,所述連桿共設有兩個且均勻固定在向?qū)U上端,所述向?qū)U水平貫穿于導體內(nèi)部并且采用過盈配合,所述固定端截面為矩形結構且豎直緊貼于連桿底端,所述助焊劑水平安裝于導體右端并且與齒輪采用機械連接,進一步地,所述機械手由調(diào)節(jié)閥、鎖緊槽、推桿、升降氣缸組成,所述調(diào)節(jié)閥截面為圓形結構且垂直固定在升降氣缸下端并且與鎖緊槽采用機械連接,所述鎖緊槽豎直安裝于推桿下端并且采用螺紋連接,所述推桿豎直緊貼于升降氣缸底端并且采用間隙配合,所述升降氣缸與推桿軸心共線,進一步地,所述驅(qū)動裝置由小齒輪、大齒輪、導管、入料電機、固定桿、引線組成,所述小齒輪水平固定在大齒輪右端并且為一體化結構,所述大齒輪與小齒輪軸心共線,所述導管豎直貫穿于入料電機內(nèi)部底端并且與升降氣缸采用機械連接,所述入料電機截面為矩形結構且水平緊貼于送錫機構內(nèi)部側(cè)壁,所述固定桿垂直固定在引線上端并且采用電連接,所述引線水平安裝于送錫機構內(nèi)部,進一步地,所述橫梁截面為矩形結構且豎直安裝于與機座上端并且與立柱焊接在一起,進一步地,所述壓力表截面為圓形結構且水平緊貼于機座前端并且與系統(tǒng)操作面板采用電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郁海金,未經(jīng)郁海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42494.1/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