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解水保鮮獼猴桃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35815.5 | 申請日: | 2017-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966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郝建雄;李楚楚;喬維斌;馬聰聰;趙丹丹;韓雪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B7/157 | 分類號: | A23B7/1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74 | 代理人: | 丁清鵬 |
| 地址: | 050018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解水 保鮮 獼猴桃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解水保鮮獼猴桃的方法,采用電解水霧化噴灑施用于獼猴桃,其中,電解水PH值為5.1~6.4,氧化還原電位為860~1000mv;電解水霧化后顆粒直徑為10~50um;本發明電解水保鮮獼猴桃的方法,投資小,成本低,有利于大規模獼猴桃果的長時間保鮮存儲,延長了貨架期,保證消費市場供給充足;降低了獼猴桃貯藏期的腐爛果率,保鮮貯藏后的獼猴桃健康、無殘留,環保、安全,符合現代社會人們崇尚自然,環保健康、安全的飲食理念。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科學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獼猴桃保鮮方法,具體涉及一種電解水保鮮獼猴桃的方法。
背景技術
獼猴桃果實果肉酸甜可口、味道鮮美、多汁、營養豐富,具有較高的營養和保健價值,是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的果實種類。它含有糖類、膳食纖維、多糖、黃酮、多酚以及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超級水果”的美譽。特別是果實中維生素C的含量非常高,是等量柑橘中的五至六倍,十分有益于人們的健康。
獼猴桃果實屬于中早熟品種等特性,采收后貯藏極易失水軟化腐爛,貯藏一周爛果率約25%左右,2周約為75%左右,獼猴桃的不易貯藏嚴重影響了其品種的市場供給、貨架期和消費市場,限制了其進一步發展。因此,對獼猴桃的采收后的優良的保鮮方法存在需求。
現有技術中公開的對獼猴桃果實的保鮮方法,主要有低溫貯藏、氣調貯藏、涂膜、熱處理等物理保鮮法,化學保鮮法主要有殺菌劑處理、浸鈣、乙烯吸附劑、多胺、1-甲基-環丙烯、外源IAA、一氧化氮和臭氧等處理方法。在現有的上述獼猴桃的保鮮方法中,低溫貯藏法需要完善的冷鏈運輸和低溫倉庫配合進行獼猴桃保鮮和進行市場供應,成本高;氣調貯藏保鮮獼猴桃方法,投資大,成本高;化學保鮮法需要使用化學類試劑對果品進行保鮮,存在食用安全以及操作安全等方面諸多不足?,F代社會適應人們崇尚自然,環保健康、安全的飲食理念,因此亟需開發高效安全的獼猴桃保鮮貯藏的新方法,以滿足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
電解水是一種殺菌消毒劑,是指含電解質的水連續通過特定電解槽進行電化學處理后,使水的PH值、氧化還原電位(ORP值)等指標發生改變而產生的具有特殊功能的酸性離子水和堿性離子水的總稱,也被稱為氧化還原電位水、電生功能水或離子活化水。電解水具有光譜殺菌的功效,電解水殺菌技術首先由日本研發成功并已被指定為食品殺菌劑,其最早用于殺滅耐甲氧四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效果十分明顯。電解水在作為殺菌消毒劑使用時無殘留,不污染環境,對人無毒,無副作用,使用安全可靠,制取方便,成本低廉。電解水的功能研究最早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日本,現今在醫療、食品加工、養殖,以及園藝等領域得到了研究和應用。電解水在果蔬保鮮方面的研究才剛剛開始,并且關于電解水在在獼猴桃果品中保鮮、抑菌的應用及研究還未見報道。
因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電解水保鮮獼猴桃的方法,以滿足市場和消費者需求。
發明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獼猴桃保鮮方法不能滿足市場和消費者需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解水保鮮獼猴桃的方法,包含采用電解水霧化噴灑施用于獼猴桃,其中,電解水PH值為5.1~6.4,氧化還原電位為860~1000mv;電解水霧化后顆粒直徑為10~50um。
進一步地,所述電解水霧化顆粒直徑為10~30um;
進一步地,所述霧化噴灑間隔時間為24~36小時;
進一步地,所述電解水保鮮獼猴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選取成熟度為7~8成的獼猴桃,篩選剔除外表面有損傷的病果后,分層放置于通風良好貯藏倉庫;
步驟2、電解水霧化后噴灑施用于獼猴桃貯藏層上下兩面,
步驟3、控制貯藏溫度5℃~15℃,保持通風良好,電解水霧化噴灑間隔時間為24~36小時每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科技大學,未經河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3581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