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梁下運梁方式施工鋼混組合梁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34008.1 | 申請日: | 2017-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0493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斐然;劉闖;張海嘯;李修華;劉偉;邢雪輝;郭福利;李鐸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常興文;李斐然 |
| 主分類號: | E01D21/00 | 分類號: | E01D21/00;E01D21/06;E01D101/24;E01D101/30 |
| 代理公司: | 鄭州異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 地址: | 450052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梁下運梁 方式 施工 組合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梁下運梁方式施工鋼混組合梁的方法,主要利用鋼桁架對預制的鋼梁單元進行連接,形成起吊設備的主梁,以代替架橋機,降低了中小跨徑裝配式橋梁的施工成本;配合施工時采用多排吊索安裝鋼梁,可以有效改善主梁施工過程中的受力狀態,既可以滿足鋼混組合梁的安裝使用需求,又可以避免增加費用,且不需要增加施工工藝,具有方法簡單、施工便捷的優點,非常具有實用性,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鋼混組合梁的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種利用梁下運梁方式施工鋼混組合梁的方法。
背景技術
鋼-混凝土組合梁結構是繼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之后又一類重要結構形式,它能綜合兩者的各自特點,為解決超高、大跨、重載、復雜結構的特殊設計施工難題提供新的選擇。
在橋梁施工方面,鋼混組合梁采用預制施工,可以快速的完成橋梁結構的拼裝,但是施工時需要采用架橋設備,通常采用的架橋設備為步履式架橋機等。由于架橋設備非常昂貴,在橋梁全長較大時,架橋機分攤至每一孔的費用比較合理,但是針對中小跨徑的橋梁,采用架橋機設備,分攤至每孔的費用較高,極大的提高了施工成本。
在體系受力方面,鋼—混凝土組合簡支梁雖然能充分發揮鋼材抗拉強度高和混凝土抗壓強度高的優點,彌補單一材料的不足,但是由于上緣混凝土橋面板受壓,下緣鋼梁受拉, 組合連續梁橋的墩頂負彎矩區混凝土頂板不可避免地處于受拉狀態,極易引起混凝土開裂,從而影響組合連續梁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壽命。
從材料利用率上來看,采用有支架的施工方法最為理想,即在順橋向將鋼梁分成數段制作,然后將鋼梁運到現場,搭設在分段處的臨時支架上;相鄰節段鋼梁連接好后,在其上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拆除臨時支架,完成體系轉換;最后施工橋面鋪裝和護欄等;組合梁承受自重、二期恒載及活載,施工結束。但是如果受施工條件限制,橋位處無法或不適合搭設支架時,常采用無支架施工方法進行施工,而傳統的無支架施工的鋼混組合梁在施工過程中,鋼梁需承受自重、施工荷載及混凝土自重等,為滿足施工要求,鋼梁的剛度要求比恒載組合梁大,這對于在成橋后承受相同荷載的鋼混組合梁來說,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材料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梁下運梁方式施工鋼混組合梁的方法,該方可以有效改善主梁的受力狀態,既可以滿足鋼混組合梁的安裝使用要求,又可以減少費用投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可采取下述技術方案:
本發明所述的利用梁下運梁方式施工鋼混組合梁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第一步,基礎、橋墩施工完畢;
第二步,按設計要求,預制每孔鋼梁單元,并在鋼梁翼緣上間隔設置多個臨時吊片;
取預制好的兩組鋼梁單元進行拼裝:順橋向的兩個鋼梁單元焊接為一體,橫橋向的兩個鋼梁單元通過中間的鋼桁架連為一體;然后采用頂升設備將其頂升至吊裝高度后,安裝鋼橫梁,形成吊裝設備主梁;最后安裝支架和吊裝絞車,并在吊裝絞車的鋼絲拉繩端部連接吊索,形成吊裝設備;
第三步,吊裝設備行走至主橋第一孔,第一孔鋼梁單元運輸至吊裝位置,運用第二步裝配好的吊裝設備,采用“梁下運梁”的方式,進行鋼梁單元的吊裝;
第四步,第一孔鋼梁單元架設就位,將吊裝設備的吊裝絞車上連接的吊索與鋼梁單元的吊片一一對應進行連接,使吊索呈豎直狀態,并將吊索力張拉至一定值后鎖定;安裝預制混凝土橋面板;澆注橋面板濕接縫混凝土;
第五步,待橋面板濕接縫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解除吊索與鋼梁單元吊片間的連接;吊裝設備走至主橋第二孔,將下一孔鋼梁單元運輸至吊裝位置;
第六步,第二孔鋼梁單元吊裝架設就位;將第一、二孔鋼梁焊接或栓接,完成每二孔鋼梁“簡支變連續”的體系轉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常興文;李斐然,未經河南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常興文;李斐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3400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曝光和基板相關操作的裝置和方法
- 下一篇:軟硬結合線路板及其制作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