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動汽車蓄電池補電系統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26140.8 | 申請日: | 2017-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012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1 |
| 發明(設計)人: | 桂海勇;沙文瀚;李學興;閆偉;劉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L58/10 | 分類號: | B60L58/10;B60L58/12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圣榮 |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汽車 蓄電池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揭示了一種電動汽車蓄電池補電系統,電動汽車設有VCU、BMS、高壓電池包和蓄電池,所述VCU通過CAN總線與BMS通信,所述BMS輸出控制信號至高壓電池包,所述VCU接收蓄電池電壓信號,所述VCU通過CAN總線與DCDC轉換器通信,所述高壓電池包通過DCDC轉換器為蓄電池充電。本發明結構簡單合理,運行穩定可靠,可以有效解決電動汽車長時間駐車導致蓄電池饋電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動汽車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電動汽車基于低功耗定時喚醒的蓄電池智能補電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世界石油資源的日益匱乏,以及汽車尾氣的排放而造成的環境污染,新能源汽車成為各汽車廠家研究的重點。特別是隨著動力電池的發展,電動汽車成為比較普遍的發展方向。而純電動汽車具有運行成本低、零排放、噪音低、能充分利用波谷電等優點,可以滿足用戶上班代步、外出辦事、休閑娛樂等出行基本需求,深受廣大購車用戶的青睞。但是純電動汽車多采用單速比減速,通過電機的較高轉速區間,實現車輛的靜止、低速、高速行駛。
電動汽車上使用了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增大了整車用電負荷,同時在長時間不使用的情況下,容易導致蓄電池饋電。在深度饋電時,整車甚至無法整車啟動。因此,要保證蓄電池不饋電,必須增加蓄電池容量,使其略大于整車用電功率消耗,或者降低整車電子設備的漏電流。然而,增加蓄電池容量必然增加成本,這個不容易被接受。電動汽車電子設備越來越多,降低整車漏電流也變得更加困難。需要尋找一種簡單可靠,成本低的方法來預防蓄電池饋電。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實現一種電動汽車基于低功耗定時喚醒的蓄電池智能補電系統和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電動汽車蓄電池補電系統,電動汽車設有VCU、BMS、高壓電池包和蓄電池,所述VCU通過CAN總線與BMS通信,所述BMS輸出控制信號至高壓電池包,所述VCU接收蓄電池電壓信號,所述VCU通過CAN總線與DCDC轉換器通信,所述高壓電池包通過DCDC轉換器為蓄電池充電。
所述VCU由MCU供電,所述MCU設有低功耗定時喚醒電路。
所述低功耗定時喚醒電路設有用于連接蓄電池正極的A點,用于連接車輛點火開關的B點,用于連接LDO的H點,所述LDO為MCU供電,所述B點經電阻R1連接三極管Q1基極,所述三極管Q1發射極接地,所述三極管Q1的集電極連接C點,所述三極管Q1的基極與發射極之間通過電阻R2電連接,A點經電阻R3連接C點,A點連接場效應管Q2的漏極,所述場效應管Q2源極連接D點,所述D點經二極管D2與H點連接,所述場效應管Q2的柵極經電阻R4連接C點,所述A點經電阻R7連接三極管Q3的集電極,所述三極管Q3的發射極接地,所述三極管Q3的基極連接E點,所述E點經電阻R5和二極管D3連接D點,所述E點經電阻R6連接三極管Q3的發射極,所述三極管Q3的集電極與場效應管Q4的柵極連接,所述場效應管Q4的源極連接三極管Q3的發射極,所述A點連接場效應管Q5的漏極,所述場效應管Q4的漏極經電阻R8連接場效應管Q5的漏極,所述場效應管Q5的柵極經電阻R9連接場效應管Q4的漏極,所述場效應管Q5的柵極經二極管D4連接場效應管Q5的漏極,所述場效應管Q5的源極連接H點。
所述三極管Q1為PNP型三極管,所述場效應管Q2和場效應管Q5為場效應管增強型P-MOS,所述三極管Q3為NPN型三極管,所述場效應管Q3為場效應管增強型N-MOS.
所述二極管D1、二極管D3和二極管D4為隧道二極管。
基于所述電動汽車蓄電池補電系統的補電方法,在整車鑰匙開關斷電后,VCU實時監控蓄電池電壓,當監控到蓄電池電壓低于設定值時,VCU喚醒BMS,通過BMS啟動高壓電池放電連接到DCDC轉換器,通過DCDC轉換器為蓄電池充電。
若蓄電池電壓恢復到期望值,則VCU發命令給DCDC轉換器,停止充電,同時VCU通過BMS切斷高壓放電回路繼電器,VCU仍實時監控蓄電池電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2614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木板加工粘合劑
- 下一篇:一種新型金屬板平整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