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馬鈴薯白絹病的防治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10947.2 | 申請日: | 2017-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921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8 |
| 發明(設計)人: | 曹洋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曹洋洋 |
| 主分類號: | A01G13/00 | 分類號: | A01G13/00;A01B79/02;A01B7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17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馬鈴薯 噴灑 可濕性粉劑 防治 拌種 土壤 菌核 塊根 禾本科作物 馬鈴薯收獲 土壤酸堿度 五氯硝基苯 發病初期 馬鈴薯莖 石灰消毒 有效治療 早期治療 輪作 莖基部 微堿性 拔除 倍液 病穴 干土 灌穴 混勻 淋施 撒施 下層 病菌 發病率 地塊 栽種 種植 土地 發現 | ||
1.一種馬鈴薯白絹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包括:1)種植前,深翻土地,把病菌翻到土壤下層,減少該病發生;2)結合整地,以每平方米0.15~0.25 kg的量施用消石灰,調整土壤酸堿度,使土壤呈中性至微堿性;3)馬鈴薯栽植,開溝,在溝內施氮磷鉀復合肥,化肥上面施腐熟的有機肥,在有機肥上面播芽塊,使芽塊與化肥隔離開;4)馬鈴薯栽種后,40%拌種雙可濕性粉劑800~1200倍液噴灑于馬鈴薯莖塊根部,隔一周噴灑一次;5)馬鈴苗期乃至結薯期、長薯期即開始進行白絹病的防治,預防白絹病的發生:5.1)每隔1個月噴灑3000~5000倍的石灰水1次,防止土壤酸化;5.2)適當追施硫酸銨、硝酸鈣;5.3)6、7月份進行疏葉管理,改善行間通風和采光;6)發現病株,在菌核形成前,拔除病株,病穴撒石灰消毒;7)用20%利克菌乳油1000~3000倍液于發病初期灌穴或淋施1~2次,隔15~20天1次;8)病區用40%五氯硝基苯0.5~1.5kg加細干土30~50kg混勻后撒施于莖基部土壤上或噴灑50%拌種雙可濕性粉劑300~800倍液、50%混殺硫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300~8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000~3000倍液,隔7~10天1次;9)馬鈴薯收獲后,發病重的地塊與禾本科作物輪作,有條件的進行水旱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馬鈴薯白絹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每平方米0.2kg的量施用消石灰,調整土壤酸堿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馬鈴薯白絹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40%拌種雙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于馬鈴薯莖塊根部,隔一周噴灑一次。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馬鈴薯白絹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每隔1個月噴灑4000倍的石灰水1次,防止土壤酸化。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馬鈴薯白絹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病區用40%五氯硝基苯1kg加細干土40kg混勻后撒施于莖基部土壤上或噴灑50%拌種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混殺硫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隔7~10天1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曹洋洋,未經曹洋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1094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市政工程用樹木快速除雪裝置
- 下一篇:一種適用于馬鈴薯和紅薯的通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