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古法黑釉紅油滴釉的制作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07030.7 | 申請日: | 2017-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015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學強;董利蕓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谷圭垚文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3/04 | 分類號: | C04B33/04;C04B33/32;C04B41/8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308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作工藝 黑釉 紅油 燒制 產品屬性 花色黑釉 氣氛波動 釉面效果 厚薄 醬紫色 玻化 上釉 失透 施釉 窯爐 油滴 釉層 釉法 釉料 釉面 釉色 渾濁 配制 合格率 燃料 煤炭 記錄 成熟 | ||
本發明公開了古法黑釉紅油滴釉的制作工藝,現階段古法兔毫釉釉料配制工藝尚未成熟,刷釉法上釉施釉簡單,釉層極薄,釉面厚薄不一,有裂紋或失透現象,釉的玻化不良,當時黑釉瓷的胎質較粗,器型簡單,常見流釉現象,色彩多泛醬紫色,釉色渾濁,缺失產品屬性。在燒制時以煤炭為主要燃料,窯爐溫度與燒制氣氛波動嚴重使產品不可控因素加大,制作工藝由口傳心授方法,記錄稀少,無法將黑釉瓷尤其是花色黑釉油滴、兔毫等名貴釉面效果,增加產品的合格率,提升產品附加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陶瓷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古法黑釉紅油滴釉的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據有關資料記載,我國至遲在東漢時就能燒制黑釉,黑釉可以分為一般黑釉與花色黑釉類,油滴、兔毫、玳瑁、麻醬釉等,即屬花色黑釉。
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古代,先輩們用純手工制作陶瓷器,多以就地取土,經過粗碎、澄清、過濾、制泥。由于制作工藝設備要求簡單,使原材料利用率不充分,降低了原材料使用率增加了工業廢棄物帶來了環保負荷。燒制時多以煤炭為燃料,形成很嚴重的大氣污染。當時窯爐保溫性差熱利用率低,產品穩定性差,成品率低等問題使得傳統黑釉瓷器尤其以油滴、兔毫等名貴釉面效果更是燒成率極低。
當代隨著工業技術的提升,陶瓷企業在黑釉油滴時配制時為了使發色更加穩定,加入了化工提純材料,反而失去了古代釉面變化多端的藝術效果,使產品品失去了原有古代陶瓷器的感官和藝術效果。失去一部分產品的文化內含價值和附加值,另一方面釉料配方入了化工提純材料,燒成后的釉面比較死板沒有古法制作工藝制作釉面的變化多端的藝術效果。
現階段古法兔毫釉釉料配制工藝尚未成熟,刷釉法上釉施釉簡單,釉層極薄,釉面厚薄不一,有裂紋或失透現象,釉的玻化不良。當時黑釉瓷的胎質較粗,器型簡單,常見流釉現象,色彩多泛醬紫色,釉色渾濁,缺失產品屬性。在燒制時以煤炭為主要燃料,窯爐溫度與燒制氣氛波動嚴重使產品不可控因素加大。制作工藝由口傳心授方法,記錄稀少,無法將黑釉瓷尤其是花色黑釉油滴、兔毫等名貴釉面效果,增加產品的合格率,提升產品附加值。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古法黑釉紅油滴釉的制作工藝,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1.古法黑釉紅油滴釉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S1、選料:選取黃土礦物為原料。
S2、漂洗:將選取黃土礦物原料置入缸中,浸泡一天是黃土充分吸收水分使其之地疏松,經過攪拌后充分沉淀是黃土在缸中分層沉淀后,用水瓢瓢出上面顆粒較細的黃土混合液于另外一容器中,以此方法再進行混合沉淀漂洗三次以上。
S3、做胚:陶瓷器做坯成型。
S4、上釉:坯體成型后要采取自然陰干,使坯體含水量控制在10%左右為最佳,采用浸釉,淋釉,噴釉等技法均可。
S5、燒成:采用現代化電窯燒制要求最高燒成溫度在1350°,常用溫度在1280°的電爐絲窯爐或者硅碳棒窯爐均可,紅油滴是伴隨著黑釉瓷器的生產而燒制的,紅油滴釉的燒成溫度范圍很窄,嚴格控制燒成溫度和升溫速度,符合其燒成曲線才能成功燒出。
優選的,所述S1中黃土礦物選取顏色為橘黃色黃土,其中帶有白色線裝物,其粘度比其他較大的,鐵含量在8%左右。
優選的,所述S2中制備好的黃土混合物以增加或減少水分含量調整比重到1.4kg/m3,作為材料備用。
優選的,所述S3中陶瓷器做坯成型通過手工拉坯、有模制、泥條盤筑、捏塑法等。
優選的,所述S4中釉面厚度控制在4mm到6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谷圭垚文化有限公司,未經太谷圭垚文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0703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