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酮肟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03783.0 | 申請日: | 2017-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187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7 |
| 發明(設計)人: | 許映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紹興文理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7C249/08 | 分類號: | C07C249/08;C07C251/48;C07C251/44;B01J31/24;B01J31/02 |
| 代理公司: | 紹興市寅越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郭云梅 |
| 地址: | 312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酮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酮肟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按照如下步驟:步驟1,將酮和鹽酸羥胺充分混合,加入無水乙醇攪拌至全完溶解,得到混合液1;步驟2,將唑基陰離子功能化離子液體加入至混合液1中,加熱至乙醇回流;反應結束后得到反應液;步驟3,將反應液中的乙醇去除,加入去離子水并攪拌析出固體,經抽濾洗滌后得到白色固體?酮肟。本發明以唑基陰離子功能化離子液體作為催化劑,能夠高效催化酮與鹽酸羥胺反應,具有反應條件溫和,產物收率和純度高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酮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酮肟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肟是指含有C=N-OH官能團的有機化合物,通常是由含羰基的醛、酮類化合物與羥胺作用而生成,其中由酮形成的肟稱酮肟。酮肟是一種重要的化工中間體,可在濃硫酸、路易斯酸、固體酸、氧化物、分子篩、酸性功能化離子液體等催化劑作用下發生Beckmann重排反應生成酰胺,已被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過程,例如工業上利用環己酮肟發生Beckmann重排制備ε-己內酰胺,它是合成尼龍-6的單體(周云,盧建國,朱明喬.環己酮肟貝克曼重排制己內酰胺綠色催化研究進展,合成纖維工業,2015,38(2):51-56)。同時,酮肟也可以被鈉汞齊或氫化還原生成胺。此外,酮肟還是一種常用的分析試劑,例如在分析化學中丁二酮肟常用于定性和定量測定鎳、錸等離子(史誼峰,鄭文英,房勇,李君,唐慧,朱利亞.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測定富錸渣中錸[J].冶金分析,2015,35((12):68-72;李波,孫寶蓮,周愷,褚寧,蔣曉光,楊平平,祿妮.丁二酮肟光度法測定紅土鎳礦中的鎳[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2,41(10):1867-1870)。
目前,酮肟的制備方法主要有一氧化氮還原法、環己烷光亞硝化法、氨肟化法(氨氧化法)、羥胺法、硝基化合物還原法和胺的催化氧化法等。其中,以酮與鹽酸羥胺為原料,在堿性物質存在下制備酮肟稱為鹽酸羥胺法,是一種重要的酮肟的合成方法,該方法具有反應速度較快且條件溫和、產率高等特點。目前,傳統鹽酸羥胺法中常用的堿性物質為碳酸氫鈉、氧化鈣、氫氧化鈉、醋酸鈉和吡啶等。上述堿性物質在反應過程會與鹽酸羥胺中的鹽酸發生中和反應,消耗量較大,且所生產大量的鹽易對設備和環境造成影響。所以采用傳統鹽酸羥胺法制備酮肟時,存在堿消耗量大(堿:鹽酸羥胺的摩爾比為1.5:1-1:1)、且不易回收使用、易產生環境污染等缺點。因此,發展一種綠色、高效的酮肟制備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酮肟的制備方法,以唑基陰離子功能化離子液體作為催化劑,能夠高效催化酮與鹽酸羥胺反應,具有反應條件溫和,產物收率和純度高等優點。
為實現以上技術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酮肟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按照如下步驟:
步驟1,將酮和鹽酸羥胺充分混合,加入無水乙醇攪拌至全完溶解,得到混合液1;
步驟2,將唑基陰離子功能化離子液體加入至混合液1中,加熱至乙醇回流;反應結束后得到反應液;
步驟3,將反應液中的乙醇去除,加入去離子水并攪拌析出固體,經抽濾洗滌后得到白色固體-酮肟。
所述步驟1中的酮采用二苯甲酮、環己酮、苯乙酮、4,4'-二氯二苯甲酮、4,4'-二氯二苯甲酮、4,4'-二羥基二苯甲酮、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4-氯二苯甲酮、4-氯二苯甲酮、4-羥基二苯甲酮、4-甲氧基二苯甲酮中的一種。
所述步驟1中的酮與鹽酸羥胺的摩爾比為1:1-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紹興文理學院,未經紹興文理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0378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