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用發電機臺架耗載裝置及驗證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97036.0 | 申請日: | 2017-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815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9 |
| 發明(設計)人: | 劉峰春;劉新華;張志軍;陳東峰;張維彪;王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北方發動機研究所(天津) |
| 主分類號: | G01R31/34 | 分類號: | G01R31/34;G01M15/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濱海科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楊慧玲 |
| 地址: | 300400***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用發電機 冷卻系統 假負載 臺架 驗證 功率連續可調 發電機總成 發動機臺架 加載性能 冷卻介質 兩端溫差 流通能力 設計特征 系統成本 制冷能力 自然對流 阻性負載 冷卻泵 制冷器 電阻 對沖 三路 溫控 發動機 協同 節約 補充 聯合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車用發電機臺架耗載裝置,該裝置的主要設計特征為采用冷卻系統補充耗載器三路假負載,利用冷卻系統產生的制冷能力與電阻假負載產生的熱量進行對沖,形成溫控穩定的耗載器。同時由于制冷器具備功率連續可調能力,協同多級阻性負載調整達到寬范圍的加載性能。在強化自然對流器中兩端溫差后,無需冷卻泵便可獲得極強的冷卻介質流通能力,節約了系統成本,最終系統可被集成在發動機臺架中,滿足發動機與發電機總成聯合可靠性、耐久性驗證。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發動機測試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車用發電機臺架耗載裝置及驗證方法。
背景技術
車載發電機總成是汽車電子的電能供應中心,由于汽車電子具有提高汽車的安全性、舒適性、經濟性和娛樂性作用,汽車電子在車輛系統中的占比不斷提高。整車中不僅大規模配置了監控狀態用的傳感器和執行器,中控微處理器MPU運算和集成能力也進行了提升,造成汽車電子對電能的需求越來越大。同時,動力系統在日益嚴格的經濟性、排放性能法規嚴格要求下,采用越來越精細燃燒控制系統組織發動機燃燒,動力控制器也同樣配置了數十甚至上百個電子元器件及其零部件作為策略參數監控,高耗電能的電子系統增多,要求車載發電機總成具有高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而各主機廠進行發電機總成品質控制采用監控配套廠家的鑒定試驗和協同發動機耐久性驗證來實現。由于多數主機廠家配套驗證更趨向于使用后者,需要在發動機臺架運轉中徹底檢查發電機總成匹配性能,對車用發電機臺架耗載裝置提出需求。
當前主機廠家采用的協同驗證耗載方案主要以串接假負載為主。由于直接使用阻性假負載時系統溫度較高,耗載單元容易過熱變形,且長期高溫使用內部功率器件的工作阻值也會降低,不能準確控制加載功率。同時,在直接采用電阻假負載還會造成加載負載功率調整不連續,部分工況運行時存在過載運行,引起發電機超負荷運行,耐久性驗證過程中發電機過驗證,不能有效驗證。而一些對明火控制嚴格的場合直接使用電阻假負載時,容易引發火災和人身傷害事故,不利于安全生產。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車用發電機臺架耗載裝置及驗證方法,以方便在動力驗證臺架進行發動機與發電機聯合運行的可靠性檢測和性能參數檢測。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車用發電機臺架耗載裝置,包括阻性負載單元、自然對流器、第2換熱器、膨脹閥、第1換熱器、壓縮機、儲液筒、第1直流調速器、第2直流調速器、第3直流調速器、壓縮機控制器、第1換熱扇、第2換熱扇、第3換熱扇和主控制器;
發電機總成的負載電流依次通過主繼電器觸點、阻性負載單元形成階梯遞增式主耗載通路;
所述自然對流器與阻性負載單元相連;冷媒從儲液桶流出,依次通過壓縮機、第1換熱器、膨脹閥、第2換熱器與自然對流器中的冷卻液熱交換,熱交換后的介質依次通過補液口回到儲液桶,構成主冷卻回路;
所述壓縮機連接壓縮機控制器,負載電流依次通過主繼電器觸點、調整回路繼電器觸點、壓縮機控制器形成主制冷耗載回路;
第1換熱扇用于給所述第1換熱器換熱,第1換熱扇連接第1直流調速器,第1直流調速器和第1換熱扇均與主控制器連接;負載電流依次通過主繼電器觸點、調整回路繼電器觸點、第1直流調速器形成主制冷增強效率耗載回路;
第2換熱扇用于給所述第2換熱器換熱,第2換熱扇連接第2直流調速器,第2直流調速器和第2換熱扇均與主控制器連接;負載電流依次通過主繼電器觸點、調整回路繼電器觸點、第2直流調速器形成第一輔助熱交換耗載回路;
第3換熱扇用于給所述第2換熱器換熱,第3換熱扇連接第3直流調速器,第3直流調速器和第3換熱扇均與主控制器連接;負載電流依次通過主繼電器觸點、調整回路繼電器觸點、第3直流調速器形成第二輔助熱交換耗載回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北方發動機研究所(天津),未經中國北方發動機研究所(天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9703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