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容器用鋁外殼沖壓模具及鋁外殼沖壓形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91791.8 | 申請日: | 2017-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270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自魁;許峰;潘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皓月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2 | 分類號: | B21D37/12;B21D37/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滬慧律師事務所 31311 | 代理人: | 朱九皋 |
| 地址: | 201506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容 器用 外殼 沖壓 模具 形成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電容器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電容器用鋁外殼沖壓模具及鋁外殼沖壓形成方法,它包括凸模及凹模,凸模的凸模體底部設置有孔柱,孔柱與凸模體連接部設置有孔柱倒角,定位柱設置于孔柱底部;凹模上依次設置有鋁餅腔、鋁管腔、孔柱腔及定位柱腔。它主要解決了現有鋁外殼模具安裝時凸模與凹模配合尺寸不易調整,易出現鋁殼壁厚不均勻的技術問題;同時解決了現有加工具有鋁管的鋁外殼鋁管口部內側無法實現模具自動成形生成倒角,生產過程需增加一道人工倒角工序的技術問題,取消了人工倒角工序,降低了人工成本,且保證了產品倒角質量,避免了出現電纜線被鋁外殼的鋁管口部內側劃傷的技術質量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容器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電容器用鋁外殼沖壓模具及鋁外殼沖壓形成方法。
背景技術
上海皓月電氣有限公司于2013年申請了一款實用新型專利并得到授權,專利申請號為201320343543.4,專利名稱為《一種全鋁外殼電纜線直向引出電容器用鋁防護帽》,于2016年申請了一款實用新型專利并得到授權,專利申請號為201620452103.6,專利名稱為《一種高安全的金屬外殼電容器》。兩項專利均需用到具有鋁管的鋁外殼(如圖1所示),且為防止生產過程對電容器引出電纜線的劃傷,要求鋁管兩端均需進行倒角光滑處理。而現實是行業內生產加工鋁外殼的模具均如圖2、圖3、圖4所示。
現有模具結構存在如下缺點:
1、模具安裝時凸模與凹模配合尺寸調整難度較大,需要采用塞尺進行調整中心尺寸,易出現鋁殼壁厚不均勻現象。
2、鋁外殼的鋁管口部內側無法實現模具自動成形生成倒角,生產過程需增加一道人工倒角工序。這樣既浪費人工導致成本上升,且倒角質量無法保證,易出現電纜線被鋁外殼的鋁管口部內側劃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容器用鋁外殼沖壓模具及鋁外殼沖壓形成方法,解決現有鋁外殼模具安裝時凸模與凹模配合尺寸不易調整,易出現鋁殼壁厚不均勻技術問題。同時解決鋁外殼鋁管口部內側無法實現模具自動成形生成倒角,生產過程中需增加一道人工倒角工序而導致成本上升、且倒角質量無法保證,易出現電纜線被鋁外殼的鋁管口部內側劃傷的技術質量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電容器用鋁外殼沖壓模具,它包括凸模及凹模,凸模的凸模體下端設置有孔柱,孔柱與凸模體下端的連接部設置有孔柱倒角,該孔柱倒角的形狀及大小與鋁外殼上的鋁管內部的孔內上部倒角契合;凹模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有鋁餅腔、鋁管腔,凸模嵌入凹模后形成鋁外殼形成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凸模上的孔柱下端設置有定位柱,凹模的鋁管腔下端依次設置有孔柱腔、定位柱腔;
所述的凹模的鋁管腔與孔柱腔連接部位設置有鋁管腔圓環凸起,該鋁管腔圓環凸起的形狀及大小與鋁外殼上鋁管的孔內下部倒角契合;
所述的凸模的孔柱的外徑與鋁外殼上的引線孔的內徑、凹模的孔柱腔的內徑相同,孔柱能夠契合地嵌入孔柱腔內;
所述的凸模的定位柱的外徑與凹模的定位柱腔的內徑相同,定位柱能夠契合地嵌入定位柱腔內;
所述的凸模的孔柱的外徑大于定位柱的外徑,凹模的孔柱腔內徑大于定位柱腔的內徑;
所述的凸模與凹模上各部位的尺寸存在如下關系:
H0>h0+1;?H1>h0+h;?h1>H1-h-δ;
H2>h0+h+h1-H1+3;?h2≥H2;
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皓月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皓月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9179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模具活動檢測機構
- 下一篇:一種模具調整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