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FCC汽油加氫脫硫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86413.0 | 申請日: | 2017-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941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1 |
| 發明(設計)人: | 常曉昕;姚文君;鄭紅兵;龔光碧;王廷海;董靜;李景鋒;黃校亮;向永生;何連成;張永澤;趙又穆;楊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3/887 | 分類號: | B01J23/887;B01J32/00;B01J35/10;B01J37/02;B01J37/04;B01J37/08;C10G4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高龍鑫;王玉雙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fcc 汽油 加氫 脫硫 催化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加氫脫硫催化劑,其組成以氧化物質量計,包括如下組分:孔徑呈雙峰分布的含介孔/大孔的氧化鋁載體65?90wt%,氧化鈷1?5wt%,氧化鉬2?14wt%,氧化鉀0.1?4.5wt%,氧化鎂0.1?4.5wt%,該催化劑用于FCC汽油的選擇性加氫脫硫,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脫硫率低、脫硫選擇性差以及辛烷值損失大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FCC汽油加氫脫硫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油品加氫精制催化劑制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近年,隨著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全球汽車保有量急劇增加,汽車尾氣排放的有害物所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正在逐步被人們所關注。為了減少汽車尾氣中有害物的排放量,世界各國對車用燃料的質量提出了愈來愈高的要求。與此同時,我國也加快了汽油質量升級的步伐,以期在較短的時間內能夠與國際先進的車用汽油標準水平相接軌。
與國外有所不同,在我國汽油池中,高硫、高烯烴含量的催化裂化汽油(FCC汽油)約占70%,因此,國內汽油質量升級的關鍵就在于FCC汽油的清潔化,即降低FCC汽油中的硫含量和控制烯烴含量。雖然采用傳統的加氫脫硫技術能有效實現FCC汽油脫硫降烯烴的目標,但極易造成烯烴過度加氫飽和,辛烷值損失較大,故而難以被煉廠所接受。為此,一些新的脫硫技術應運而生,其中,選擇性加氫脫硫技術最具代表性。
對于選擇性加氫脫硫技術而言,研發出一種具有較高活性和良好選擇性的加氫脫硫催化劑與之相匹配是關鍵技術之一。目前,用于油品選擇性加氫脫硫反應的催化劑主要為負載型催化劑,其中,載體材料的選取與制備又成為該催化劑研發工作的基礎。載體作為負載型催化劑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能改善活性組分分散性之外,其孔道結構還可為反應物和產物分子提供擴散通道,從而提高活性組分利用率。基于載體所具有的上述特點,結合油品選擇性加氫脫硫反應過程,根據反應物和產物分子尺寸的不同,在現用載體材料基礎上開發出具有合理大孔結構的載體材料,就可從傳質角度出發,有效減小傳質阻力和增大傳質速率,從而改善催化劑的性能。因此,開發具有合理大孔結構的載體材料正在成為此類催化劑升級的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
氧化鋁作為傳統的催化劑載體材料,具有技術成熟、孔結構可調節、使用成本低和容易加工成型等特點,被廣泛用于煉油化工催化劑的制備。根據不同反應對孔道結構和表面酸性的要求,已形成了種類繁多的氧化鋁生產工藝及產品,如用于改善氧化鋁與活性金屬之間作用的含鈦、鋯等復合氧化鋁產品;用于改善氧化鋁載體表面酸性的含氟、氯等氧化鋁產品;以及高堆比、低堆比、高比表面積、高純度等氧化鋁產品。氧化鋁的孔道結構來源于粒子或顆粒間的堆積縫隙,常規法合成出的γ-氧化鋁孔徑一般小于15nm,雖然近年來研究者們在大孔結構氧化鋁合成方面已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市售的含大孔結構的氧化鋁產品仍較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8641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