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穿戴式設備及其節能控制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79298.4 | 申請日: | 2017-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751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戈;吳麗華;楊見星;楊冬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4C5/00 | 分類號: | A44C5/00;H04W52/02;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張潤 |
| 地址: | 518118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穿戴 基礎功能模塊 剩余電量 預設 電池 汽車鑰匙功能 電量 節能控制 方法和裝置 電量信息 待機狀態 模塊關閉 模塊實現 設備啟動 完全關閉 尋車功能 待機 | ||
1.一種穿戴式設備的節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設備包括基礎功能模塊和汽車鑰匙功能模塊,所述穿戴式設備通過所述汽車鑰匙功能模塊實現尋車功能,所述節能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所述穿戴式設備啟動后,獲取所述穿戴式設備中電池的電量信息;
根據所述電量信息對所述電池的剩余電量進行判斷;
當所述電池的剩余電量大于第一預設電量時,控制所述基礎功能模塊和所述汽車鑰匙功能模塊均處于待機狀態;
當所述電池的剩余電量大于第二預設電量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預設電量時,控制所述基礎功能模塊中的高能耗模塊關閉,其中,所述第二預設電量小于所述第一預設電量;
當所述電池的剩余電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預設電量時,控制所述基礎功能模塊完全關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設備的節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電池的剩余電量大于第二預設電量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預設電量時,還控制所述穿戴式設備發出充電提示信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式設備的節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設備包括上殼組件和下殼組件,所述汽車鑰匙功能模塊包括第一天線和第二天線、交互組件,所述第一天線構造為所述上殼組件的環形邊框,所述第二天線設置在所述上殼組件與所述下殼組件之間,所述第二天線在所述上殼組件上的投影區域位于所述第一天線構造的環形邊框之內,所述第二天線用于在接收到車輛發送的低頻信號后激活所述第一天線的發射功能,所述交互組件用于接收用戶指令,其中,所述穿戴式設備通過所述汽車鑰匙功能模塊實現尋車功能,包括:
根據所述用戶指令生成尋車指令,并根據所述尋車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天線向所述車輛發送高頻信號,以實現尋車功能。
4.一種非臨時性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其特征在于,該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穿戴式設備的節能控制方法。
5.一種穿戴式設備的節能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設備包括基礎功能模塊和汽車鑰匙功能模塊,所述穿戴式設備通過所述汽車鑰匙功能模塊實現尋車功能,所述節能控制裝置包括:
獲取單元,用于在所述穿戴式設備啟動后,獲取所述穿戴式設備中電池的電量信息;
判斷單元,用于根據所述電量信息對所述電池的剩余電量進行判斷;
控制單元,用于在所述電池的剩余電量大于第一預設電量時,控制所述基礎功能模塊和所述汽車鑰匙功能模塊均處于待機狀態,并在所述電池的剩余電量大于第二預設電量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預設電量時,控制所述基礎功能模塊中的高能耗模塊關閉,以及在所述電池的剩余電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預設電量時,控制所述基礎功能模塊完全關閉,其中,所述第二預設電量小于所述第一預設電量。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穿戴式設備的節能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單元在所述電池的剩余電量大于第二預設電量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預設電量時,還控制所述穿戴式設備發出充電提示信息。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穿戴式設備的節能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設備包括上殼組件和下殼組件,所述汽車鑰匙功能模塊包括:
第一天線和第二天線、交互組件,所述第一天線構造為所述上殼組件的環形邊框,所述第二天線設置在所述上殼組件與所述下殼組件之間,所述第二天線在所述上殼組件上的投影區域位于所述第一天線構造的環形邊框之內,所述第二天線用于在接收到車輛發送的低頻信號后激活所述第一天線的發射功能,所述交互組件用于接收用戶指令,其中,
所述控制單元還根據所述用戶指令生成尋車指令,并根據所述尋車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天線向所述車輛發送高頻信號,以實現所述尋車功能。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穿戴式設備的節能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組件包括顯示屏,所述顯示屏和所述第二天線設置在電路板上的不同區域和不同平面,其中,所述顯示屏設置在所述電路板靠近所述上殼組件的一面,所述第二天線設置在所述電路板靠近所述下殼組件的一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7929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