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緩釋型農產品保鮮防腐劑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78863.5 | 申請日: | 2017-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852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2 |
| 發明(設計)人: | 汪月;張盛貴;魏曉巖;楊志華;張衛兵;韓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甘肅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L3/3562 | 分類號: | A23L3/3562;C08F251/00;B01J13/06;B01J1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鐘國 |
| 地址: | 730000 ***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交聯淀粉 制備 農產品保鮮 孜然精油 防腐劑 緩釋型 淀粉溶液 微膠囊化 溶解 亞甲基雙丙烯酰胺 氫氧化鈉溶液 馬鈴薯淀粉 微膠囊技術 亞硫酸氫鈉 過硫酸鉀 加熱反應 包埋率 環己烷 交聯劑 振蕩 壁材 乳化 芯材 裝載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緩釋型農產品保鮮防腐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交聯淀粉的制備:步驟1?1:將Span60和Tween60用環己烷溶解,得到油相;步驟1?2:將馬鈴薯淀粉用氫氧化鈉溶液溶解,然后加入交聯劑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得到淀粉溶液;步驟1?3:將淀粉溶液加入油相,乳化后,依次加入過硫酸鉀和亞硫酸氫鈉,加熱反應,得到交聯淀粉;(2)微膠囊化:按孜然精油:交聯淀粉=(2~7):1ml/g,將孜然精油加入到步驟(1)制備的交聯淀粉中,振蕩,得到微膠囊化的緩釋型農產品保鮮防腐劑。與現有孜然精油微膠囊技術相比,本發明在較低的壁材芯材比下實現較高的包埋率和裝載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農產品防腐保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緩釋型農產品保鮮防腐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以馬鈴薯淀粉為原料制備的交聯淀粉是變性淀粉的一種,以天然淀粉為原料,環境友好可降解,交聯使不同淀粉分子的羥基間聯合起來呈現多維空間網狀結構的淀粉衍生物,這種網狀的空間結構提高了淀粉的比表面積,增強了淀粉的吸附性能,交聯淀粉作為一種新型的天然綠色吸附劑,逐漸成為研究的熱點,并逐漸成為一種更具優勢的吸附材料。
孜然精油已被證實具有顯著的抑菌、殺蟲等活性,已被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FDA)列入GRAS名單,美國食品香料與萃取物制造者協會(FEMA)也允許其在食品香精、煙用香精、酒用香精中使用。李偉等證實孜然精油對常見的引起腐敗變質的微生物(米曲霉、黑曲霉、枯草芽孢桿菌等)有很強的抑菌作用,但由于孜然精油容易揮發,利用率常受到影響,因而將其微膠囊化,可克服其自身的缺陷和拓寬其應用范圍,延長使用期限,起到緩釋作用。
“孜然精油的提取及微膠囊化試驗研究”(李新明,新疆農業大學,2004年)考查了CMC、阿拉伯膠、明膠作為壁材時對孜然精油微膠囊的影響,“噴霧減壓冷凍干燥法生產孜然精油微膠囊”(李新明等,中國調味品,2005年第12期,第17-22頁)公開了采用阿拉伯膠、麥芽糊精和酪元酸鈉的組合作為壁材包埋孜然精油,“響應面法優化孜然精油微膠囊工藝”(劉文妮等,食品科學,2014年第35卷第18期,第17-21頁)公開了采用β-環糊精和麥芽糊精作為復合壁材獲得包埋率高達97.68%的孜然精油微膠囊,尚未見有采用交聯淀粉作為壁材包埋孜然精油制備微膠囊。上述現有技術雖都能獲得較高的包埋率(指微膠囊內芯材的質量占投放芯材質量的百分數),但均需要采用較高比例的壁材芯材比對孜然精油進行包埋,導致微膠囊的裝載率(一定質量的固體微膠囊內裝載芯材的百分數)非常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以交聯淀粉為壁材,孜然精油為芯材,制備緩釋型農產品保鮮防腐劑的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緩釋型農產品保鮮防腐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交聯淀粉的制備
步驟1-1:將Span60和Tween60用環己烷溶解,得到油相,所述Span60和Tween60的質量比為2:1,得到油相;
步驟1-2:將馬鈴薯淀粉用氫氧化鈉溶液溶解,然后加入交聯劑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得到淀粉溶液,所述交聯劑的用量為馬鈴薯淀粉質量的5~25%;
步驟1-3:將淀粉溶液加入油相,乳化后,依次加入過硫酸鉀和亞硫酸氫鈉,加熱反應,得到交聯淀粉,所述過硫酸鉀和亞硫酸氫鈉的總用量為馬鈴薯淀粉質量的20~50%;
(2)微膠囊化
按孜然精油:交聯淀粉=(2~7):1ml/g,將孜然精油加入到步驟(1)制備的交聯淀粉中,振蕩30~90min,得到微膠囊化的緩釋型農產品保鮮防腐劑。
優選地,所述交聯劑的用量為馬鈴薯淀粉質量的15%。
優選地,所述過硫酸鉀和亞硫酸氫鈉的總用量為馬鈴薯淀粉質量的2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甘肅農業大學,未經甘肅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7886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