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震后次生地質災害易發性快速評估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66808.4 | 申請日: | 2017-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5798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0 |
| 發明(設計)人: | 陳玉;王欽軍;魏永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6F17/18 | 分類號: | G06F17/18;G06Q10/06;G06Q5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 地址: | 10010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次生 地質災害 易發性 快速 評估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震后次生地質災害易發性快速評估方法和系統,包括:確定震后地質災害易發性的評價指標,將各評價指標進行數值化,并對連續性變量進行離散化,獲取樣本區域的樣本點,計算評價指標對應的離散分區內地質災害發生比例,確定每個評價指標對應的擬合函數,將每個樣本點中各評價指標的值分別輸入對應的擬合函數,得到敏感性計算結果,確定震后次生地質災害易發性快速評估的評估模型,對于任意一個待評估點,將待評估點的各評價指標對應的敏感性計算結果代入評估模型,得到的值越接近0,表示評估點越不容易發生震后地質災害,得到的值越接近1,表示評估點越容易發生震后地質災害。通過本發明,提高震后次生地質災害易發性評估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質信息處理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震后次生地質災害易發性快速評估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的震后次生地質災害易發性評估方法可分為定性方法、半定量方法與定量方法三類。定性方法主要是基于專家的經驗積累或野外現場判斷,給出單體或區域內地質災害易發性評估結果,該類方法完全依靠專家經驗,主觀性太強,受到專家學術水平以及對評價區域認識的限制,評估結果客觀性比較差,準確性相應也不高;半定量方法基于專家認識確定地質災害影響因子的分段賦值及各因子的權重,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有層次分析法,該類方法仍然存在隨機性強、定量化不足的缺點,評估結果準確性比較低;定量方法從形式上要嚴格一些,以數值計算的方式獲取結果,主要利用已有的地質災害分布情況,基于數理統計或人工神經網絡、支持向量機等智能化模型建立已發生地質災害與地質災害影像因子之間的關系函數,該類方法完全基于數學計算,對區域地質災害成災機理缺乏充分的分析利用,評估結果準確性也比較低。
因此,提供一種準確性高的震后次生地質災害易發性快速評估方法和系統,是本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震后次生地質災害易發性快速評估方法和系統,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對震后次生地質災害易發性評估準確性較低的技術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6680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