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猴頭菇培養料及其培養猴頭菇培養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1711265458.X | 申請日: | 2017-12-05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294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5 |
發明(設計)人: | 李樹平;李博;崔秀榮;李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博 |
主分類號: | A01G18/20 | 分類號: | A01G18/20;A01G18/00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472231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猴頭菇 培養 料及 方法 | ||
1.一種猴頭菇培養料,其特征在于,該猴頭菇培養料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樹葉25~35份,香菇廢料40~50份,玉米芯8~15份,玉米粉8~15份,石膏1~2份,過磷酸鈣1~2份以及占上述原料總重量55~65%的水。
2.一種猴頭菇培養料,其特征在于,該猴頭菇培養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樹葉30~40份,玉米芯40~50份,玉米粉15~20份,石膏1~2份,過磷酸鈣1~2份以及占上述原料總重量55~65%的水。
3.一種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猴頭菇培養料培養猴頭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培養料制備、裝袋:
a. 按照權利要求1所要求的重量準備猴頭菇培養料的原料,準備新鮮、無霉變、無病蟲害的樹葉、香菇廢料、玉米芯混合均勻,然后加入玉米粉、石膏、過磷酸鈣混合均勻,然后加入水并進行快速攪拌使其均勻混合;
b. 將步驟a制備得到的培養料裝袋,得到裝有猴頭菇培養料的菌袋;
(2)滅菌:
步驟(1)所述裝有猴頭菇培養料的菌袋、裝袋完畢后立即送入滅菌灶進行滅菌處理,滅菌處理完成后,將滅菌后的猴頭菇培養料降溫至室溫;
(3):接種:
c.首先采用質量濃度為0.5%的石碳酸對接種室內進行降塵消毒處理;
d.步驟c所述降塵消毒處理完成后,將步驟(2)滅菌降溫之后的猴頭菇培養料送至接種室內,然后用克霉靈殺菌劑對接種室內進行熏蒸消毒;熏蒸消毒后打開紫外線燈照射25~35min,照射完畢后關閉紫外燈、靜置10~15min,然后采用質量濃度為0.5%的石碳酸對接種室內進行噴霧降塵消毒30~45min,再開始進行接種;
e.點燃酒精燈、灼燒接種工具;然后在酒精燈外焰上方無菌區打開菌種瓶,刮除表層老化的菌絲和已經形成瘤狀或珊瑚狀子實體,打開被接菌袋口,采用灼燒后的接種工具迅速將菌種接入袋口內,然后封口;
(4)菌種培養:
f.首先對養菌室進行消毒處理:采用克霉靈殺菌劑對養菌室進行熏蒸消毒,熏蒸消毒之后打開紫外線燈照射25~35min;照射完畢關閉紫外燈,3天后將步驟(3)所述接種之后的菌袋放入養菌室內進行培養;
(5)出菌管理:
步驟(4)所述養菌室養菌至菌袋料面出現粒徑為0.7~1.3cm的菌蕾時,將菌袋擺放在猴頭菇生長棚內進行養殖;
所述的養殖過程為:打開菌袋的封口,將生長棚內的溫度調節為14~20℃,濕度調節為85~90%,并保持200~400lx的光照;生長12~18天后開始采摘。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猴頭菇的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a所述快速攪拌均勻混合猴頭菇培養料時的溫度為10~25℃。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猴頭菇的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的滅菌為高壓滅菌或常壓滅菌;所述的常壓滅菌為:在4h內滅菌灶內的溫度由室溫升溫至100℃,在該溫度下保溫8~10h;然后停止加熱,滅火燜6~8h后自然冷卻、出鍋;所述的高壓滅菌為:將壓力升壓至1.2~1.5 kg/cm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猴頭菇培養料培養猴頭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f所述菌袋放入養菌室內進行培養,其具體為:菌袋入養菌室后,在1~4天時養菌室內的溫度為24~26℃,第5天后養菌室內溫度調節為20~24℃,在第16天后養菌室內溫度調節為20~23℃;整個過程中養菌室內的濕度為55~6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博,未經李博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65458.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利用協處理器抗攻擊的SM2簽名方法
- 下一篇:一種蔬菜營養烤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