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在山頂之間交換拉線式的電線架線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64156.0 | 申請日: | 2017-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815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9 |
| 發明(設計)人: | 尚宇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尚宇新 |
| 主分類號: | H02G1/04 | 分類號: | H02G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2799 遼寧省鐵嶺***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山頂 之間 交換 拉線 電線 架線 方法 | ||
1.一種在山頂之間交換拉線式的電線架線方法,其特征在于:此方法依賴尼龍繩牽引機構、電線牽引機構、出線機構、折回尼龍繩固定接頭、電線固定接頭、第二尼龍繩固定接頭來實現,其中尼龍繩牽引機構與電線牽引機構均使用在第一尼龍繩上;出線機構安裝在山坡上;折回尼龍繩固定接頭安裝在折回尼龍繩上;電線固定接頭安裝在電線上;第二尼龍繩固定接頭安裝在第二尼龍繩上;
所述出線機構包括兩盤尼龍繩、一盤電線,兩盤尼龍繩與一盤電線通過軸固定在山坡上;
所述電線牽引機構包括第一外殼、第一驅動輪機構、第一限位環槽、第一電池、伸縮桿裝置、液壓裝置、折回尼龍繩接頭結構、電線卡緊機構、第二尼龍繩卡緊機構,其中第一電池安裝在第一外殼下端;電線卡緊機構安裝在第一外殼側面上;折回尼龍繩接頭結構一端開有錐面,且電線接頭結構內圓面上開有兩個第一限位環槽;折回尼龍繩接頭結構安裝在第一外殼側面上;第二尼龍繩卡緊機構安裝在第一外殼側面上;伸縮桿裝置與液壓裝置對稱安裝在第一外殼側面兩端;電線卡緊機構、折回尼龍繩接頭結構、第二尼龍繩卡緊機構、伸縮桿裝置、液壓裝置均位于第一外殼同一側面上;電線卡緊機構、折回尼龍繩接頭結構、第二尼龍繩卡緊機構從下向上依次安裝在第一外殼側面上;伸縮桿裝置與液壓裝置均位于第二尼龍繩卡緊機構上側;兩個第一驅動輪機構依次安裝在第一外殼內壁側面上;
所述第一驅動輪機構包括第一驅動輪固定殼、導條、限位環、限位圓環、第一電機、第一直齒圈、運動直齒輪、第二直齒圈、T形環、滑槽、第一驅動輪、運動套、滑塊、固定套、第一油腔、第二油腔、第一固定軸、第一中間直齒輪、連接塊、第二中間直齒輪、第二固定軸,其中第一電機一端安裝在第一外殼內壁側面上;兩個導條對稱安裝在第一電機軸外圓面上;限位環安裝在第一電機軸一端;第一驅動輪固定殼安裝在第一電機殼外圓面上;第一驅動輪一端安裝在第一驅動輪固定殼端面上;第一驅動輪軸線與第一電機軸軸線重合;第一直齒圈、第二直齒圈依次安裝在第一驅動輪內壁上;第一固定軸一端安裝在第一電機殼端面上;第一中間直齒輪安裝在第一固定軸上,且第一中間直齒輪與第一直齒圈嚙合;第二固定軸通過連接塊安裝在第一固定軸上;第二中間直齒輪安裝在第二固定軸上,且第二中間直齒輪與第二直齒圈嚙合;運動直齒輪端面中心出開有貫通的孔,運動直齒輪貫通的孔內圓面上對稱開有兩個滑槽;運動直齒輪通過滑槽與導條的配合安裝在第一電機軸上,且運動直齒輪與第一中間直齒輪配合,運動直齒輪與第二中間直齒輪配合;運動直齒輪端面上開有T形環槽;固定套一端安裝在第一外殼內壁上,且固定套的軸線與第一電機軸軸線重合;固定套另一端安裝有限位圓環;運動套一端安裝有T形環;運動套通過其上安裝的T形環與運動直齒輪上的T形環槽配合安裝在運動直齒輪上,運動套另一端穿過第一驅動輪側壁,且插入固定套中;滑塊位于固定套內,滑塊安裝在運動套一端;滑塊將固定套內腔分為第一油腔與第二油腔;
所述伸縮桿裝置包括伸縮桿、第一圓板、第一彈簧、伸縮套、導槽、導塊,其中伸縮套內圓面上對稱開有兩個未貫通的導槽;兩個導塊對稱安裝在伸縮桿外圓面上;伸縮桿通過導塊與導槽的配合安裝在伸縮套內;伸縮桿一端安裝有第一圓板;第一彈簧嵌套在伸縮桿和伸縮套外圓面上;第一彈簧一端安裝在第一圓板端面上,另一端安裝在第一外殼側面上;
所述液壓裝置包括第二圓板、第二彈簧、液壓桿、第三油腔、隔板、液壓外殼、第四油腔,其中液壓外殼一端安裝在第一外殼端面上;液壓桿通過隔板安裝在液壓外殼內,且液壓桿穿出液壓外殼;隔板將液壓外殼分為第三油腔與第四油腔;第二圓板安裝在液壓桿端面上;第二彈簧一端安裝在第二圓板上,另一端安裝在第一外殼側面上;第四油腔與第一油腔通過管道相連;第三油腔與第二油腔通過管道相連;
所述尼龍繩牽引機構包括第二驅動輪機構、第二外殼、第二尼龍繩接頭結構、電線接頭結構、第二限位環槽、第三限位環槽、折回尼龍繩卡緊機構、第二電池,其中第二電池安裝在第二外殼下端;電線接頭結構一端開有錐面,且電線接頭結構內圓面上開有兩個第二限位環槽;電線接頭結構安裝在第二外殼側面上;折回尼龍繩卡緊機構安裝在第二外殼側面上;第二尼龍繩接頭結構一端開有錐面,且電線接頭結構內圓面上開有兩個第三限位環槽;第二尼龍繩接頭結構安裝在第二外殼側面上;電線接頭結構、折回尼龍繩卡緊機構、第二尼龍繩接頭結構從下到上依次安裝在第二外殼同一側面上;
所述第二驅動輪機構包括第二驅動輪固定殼、第二驅動輪、固定軸、第二電機,其中第二電機安裝在第二外殼內壁側面;第二驅動輪固定殼安裝在第二電機殼外圓面上;第二驅動輪一端安裝在第二驅動輪固定殼端面上;第二驅動輪另一端的外端面通過固定軸與第二外殼連接;第二驅動輪內端面與第二電機軸連接;第二驅動輪軸線與第二電機軸軸線重合;
所述折回尼龍繩卡緊機構、電線卡緊機構、第二尼龍繩卡緊機構的結構及安裝方式完全相同,對于折回尼龍繩卡緊機構,折回尼龍繩卡緊機構由三個成三角形分布的卡緊裝置組成;三個卡緊裝置均安裝在第一外殼側面上;
所述卡緊裝置包括限位板、第一弧面、第二弧面、板簧、側支耳、限位槽、中間支耳,其中兩個側支耳均安裝在第一外殼側面上;限位板端面上開有兩個限位槽,且限位槽上具有第一弧面與第二弧面;第二弧面的斜度大于第一弧面且小于90度;限位板兩端均開有弧面;限位板一端安裝有中間支耳,中間支耳通過圓柱銷安裝在兩個側支耳之間;板簧一端安裝在限位板上,另一端安裝在第一外殼側面上;
所述折回尼龍繩接頭結構與折回尼龍繩卡緊機構配合;電線接頭結構與電線卡緊機構配合;第二尼龍繩接頭結構與第二尼龍繩卡緊機構配合;折回尼龍繩接頭結構、電線接頭結構、第二尼龍繩接頭結構均具有彈性;
所述第一電池通過線路與第一電機相連;第二電池通過線路與第二電機相連;
所述第二尼龍繩固定接頭、電線固定接頭、折回尼龍繩固定接頭上安裝結構完全相同,對于折回尼龍繩固定接頭,六個限位塊兩兩一組周向均勻的安裝在折回尼龍繩固定接頭外圓面上,且每組中的兩個限位塊沿折回尼龍繩固定接頭軸線分布;
架線時需要以下幾步完成:1、工作人員在目標電桿頂端安裝導向輪;將出線機構固定在山坡頂端;2、通過無人機運輸或氣槍發射方法將第一尼龍繩從初始電桿運輸到目標電桿上,并由工作人員將第一尼龍繩繞過導向輪;3、工作人員將尼龍繩牽引機構安裝在第一尼龍繩上,且第一驅動輪機構與第一尼龍繩配合,并將折回尼龍繩穿過第二外殼,位于折回尼龍繩卡緊機構內,將折回尼龍繩固定接頭安裝在折回尼龍繩一端,折回尼龍繩卡緊機構的限位槽與相應的限位塊配合;4、工作人員將電線牽引機構安裝在第一尼龍繩上,且第二驅動輪機構與第一尼龍繩配合,并將出線機構中一盤尼龍繩的第二尼龍繩穿過第一外殼,位于第二尼龍繩卡緊機構內,將第二尼龍繩固定接頭安裝在第二尼龍繩一端,第二尼龍繩卡緊機構的限位槽與相應的限位塊配合;電線穿過第一外殼,位于電線卡緊機構內,將電線固定接頭安裝在電線一端,電線卡緊機構的限位槽與相應的限位塊配合;5、第二電池給尼龍繩牽引機構供電,尼龍繩牽引機構將會帶動折回尼龍繩向初始電桿運動,第一電池給電線牽引機構供電,電線牽引結構將會帶動第二尼龍繩與電線目標電桿運動;6、電線牽引機構與尼龍繩牽引機構相遇時,折回尼龍繩接頭結構與折回尼龍繩卡緊機構接觸;電線接頭結構與電線卡緊機構接觸;第二尼龍繩接頭結構與第二尼龍繩卡緊機構接觸;此時電線牽引機構與尼龍繩牽引機構將會繼續運動,折回尼龍繩接頭結構將會給折回尼龍繩卡緊機構一個作用力,使得三個卡緊裝置運動,具有彈性的折回尼龍繩接頭結構將會將折回尼龍繩固定接頭包裹住,此時第一限位環槽與折回尼龍繩固定接頭上的限位塊配合;具有彈性的電線接頭結構將會將電線固定接頭包裹住,此時第二限位環槽與電線固定接頭上的限位塊配合;具有彈性的第二尼龍繩接頭結構將會將第二尼龍繩固定接頭包裹住,此時第三限位環槽與第二尼龍繩固定接頭上的限位塊配合;之后尼龍繩牽引機構上將牽引第二尼龍繩與電線原路返回運動,電線牽引機構將牽引折回尼龍繩原路返回運動;之后電線的重量將由兩根尼龍繩來承擔,并且電線牽引機構與尼龍繩牽引機構將會繼續運動,從而達到將電線從初始電桿架到目標電桿的目的;7、架線完成將電線固定,將電線牽引機構與尼龍繩牽引機構拆下,架線過程結束;
所述第一中間直齒輪通過軸承安裝在第一固定軸上,第二中間直齒輪通過軸承安裝在第二固定軸上;
所述第一彈簧為壓縮彈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尚宇新,未經尚宇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6415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