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脫除中變氣酸性凝液中CO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62168.X | 申請日: | 2017-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9868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17 |
| 發明(設計)人: | 韓志忠;張鳳岐;李翔宇;王耀圩;董宏光;李洪雷;朱煒玄;崔憲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19/00 | 分類號: | B01D19/00 |
| 代理公司: | 21200 大連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 代理人: | 溫福雪;侯明遠 |
| 地址: | 11602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脫除 中變氣 酸性 凝液中 co base sub | ||
本發明屬于石油化工制氫裝置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脫除中變氣酸性凝液中CO2和O2的熱集成精餾工藝。本發明將中變氣凝液脫除CO2和O2的過程由蒸汽汽提過程或自閃蒸過程變為精餾過程,并對熱流股進料和精餾塔再沸器進行熱集成;工藝中使用的裝置包括中變氣第一分凝罐、中變氣第二分凝罐、中變氣第三分凝罐、除氧器、除氧水加熱器、除鹽水預熱器、熱媒水發生器、熱媒水預熱器、循環水冷卻器、燃料氣預熱器、汽提塔、凈化水泵和汽提塔再沸器。本發明較現有常規工藝,CO2和O2脫除徹底,達到鍋爐給水標準,可以不經除氧器直接同除氧水混合,降低了除氧器的負荷;低溫余熱回收充分,節省冷熱公用工程能耗,設備投資和操作費用均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石油化工制氫裝置領域,涉及一種脫除中變氣酸性凝液中CO2和O2的熱集成精餾工藝。具體就是在中變氣分水后產生的兩股不同溫位的酸性冷凝液,高溫冷凝液為汽提塔塔底再沸器提供熱源,隨后同低溫冷凝液分別進入汽提塔,通過蒸汽汽提或者自閃蒸脫除CO2和O2。
背景技術
氫氣是主要的工業原料,也是最重要的工業氣體和特種氣體,一般用作合成氨、合成甲醇、合成鹽酸的原料,冶金用還原劑,石油煉制中加氫脫硫劑等。氫氣在石油化工、電子工業、冶金工業、食品加工、浮法玻璃、精細有機合成、航空航天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工業制氫的主要方法多為水煤氣制氫或者干氣制氫,本專利主要針對干氣制氫裝置的中溫變換工段。傳統的中溫變換工段,中變氣多級冷凝產生的冷凝液進入汽提塔,用水蒸汽汽提脫除CO2和O2,隨后進入除氧槽進一步脫除O2,用于產生蒸汽;也有工段不用蒸汽汽提,直接依靠冷凝液自身的熱量閃蒸脫除CO2和O2。其中,蒸汽汽提的效率較低,能耗較大,而冷凝液自閃蒸脫除CO2的效果不夠徹底,容易造成后續設備尤其是除氧槽的腐蝕,出現泄漏事故。此外,傳統的中溫變換工段使用循環水冷卻器和空冷器冷卻中變氣,造成了較大的低溫熱損失,增加了冷公用工程的能耗。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上述實際情況,本發明提供一種低能耗高效脫除中變氣酸性冷凝液CO2和O2的工藝,將中變氣凝液脫除CO2和O2的過程由蒸汽汽提過程或自閃蒸過程變為精餾過程,并對熱流股進料和精餾塔再沸器進行熱集成。包括中變氣一級分凝罐、中變氣二級分凝罐、中變氣三級分凝罐、除氧器、除氧水加熱器、除鹽水預熱器、熱媒水發生器、熱媒水預熱器、循環水冷卻器、兩個備用水冷器、燃料氣預熱器,酸性水汽提塔,凈化水泵。中變氣進入熱媒水發生器,隨后進入中變氣一級分凝罐。經氣液分離后,氣相進入除氧水加熱器,再進入中變氣第二分凝罐。經過氣液分離后,產生的液相同中變氣第一分凝罐產生的液相混合,經過燃料氣預熱器以及汽提塔塔底再沸器后從中部進入汽提塔;產生的氣相經過熱媒水預熱器、除鹽水預熱器以及循環水冷卻器后進入中變氣第三分凝罐,氣液分離后氣相進入變壓吸附部分,液相從塔頂進入汽提塔。預熱后的除鹽水進入除氧器。經過汽提后得到凈化水,CO2含量降至10ppb, O2含量達到除氧水標準,因此,凈化水可以直接同除氧后的除鹽水混合進入后續的蒸汽發生裝置,不需要進入除氧器,從而降低了除氧器的能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理工大學,未經大連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6216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左右滑行式條狀污泥的擠出機
- 下一篇:一種滑子蘑菌塊的專用壓塊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