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有機發光化合物及制法和有機發光器件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60703.8 | 申請日: | 2017-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577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30 |
| 發明(設計)人: | 孫毅;高偉;于哲;畢巖;趙賀;王士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奧來德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405/14 | 分類號: | C07D405/14;C07D409/14;C09K11/06;H01L51/54;H01L51/30;H01L51/46 |
| 代理公司: | 長春菁華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22210 | 代理人: | 南小平 |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機 發光 化合物 制法 器件 | ||
1.一種有機發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化學結構式如式1所示:
式中:X為O或S;
Ar1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雜環基;
Ar為氫或苯;
Z1~Z5為N或O,且Z1~Z5中至少有一個為C;
式中虛線指示的位置可以并上苯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發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發光化合物為下述結構中的任意一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機發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r1為碳原子數為6-16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或碳原子數為5-11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雜環基。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機發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r1為碳原子數為11-16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或碳原子數為6-1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雜環基。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機發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r1為碳原子數為11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或碳原子數為7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雜環基。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機發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r1為吡啶基、甲基吡啶基、二甲基吡啶基、甲基嘧啶基、二甲基嘧啶基、4-吡啶基苯基、4-(3-甲基異喹啉基)苯基、2,3-二甲基-1,4-喹喔啉基、2-甲基異喹啉基或2-甲基聯吡啶基。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發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機發光化合物為下述所示結構的任意一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發光化合物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化合物a,化合物b,碳酸鉀,四三苯基膦鈀放入圓底燒瓶中,并將四氫呋喃和H2O倒入其中,將混合物回流24小時,反應完成后,除去水層,有機層用MgSO4干燥并減壓蒸餾,將粗產物重結晶,得到化合物c;
步驟2、將化合物c,化合物d,K3PO4置于二甲基亞砜中,將混合物加熱至90℃反應1小時,反應完成后,向反應混合物中加入水,將其過濾得到淡黃色固體,再向該溶液中加入2,3-二氯-5,6-二氰基對苯醌,在室溫下攪拌10分鐘,反應完成后,過濾,減壓蒸餾,所得粗產物通過硅膠柱色譜純化,使用0-10%乙酸乙酯的己烷溶液作為洗脫劑,得到化合物e;
步驟3、將化合物e,化合物f,碳酸鉀,四三苯基膦鈀放入圓底燒瓶中,并將四氫呋喃和H2O倒入其中,將混合物回流24小時,反應完成后,除去水層,有機層用MgSO4干燥并減壓蒸餾,將粗產物重結晶,得到化合物g;
步驟4、將化合物g,雙(頻哪醇)二硼,醋酸鉀,雙(二亞芐基丙酮)鈀,三環己基膦,置于二惡烷中并回流12小時,反應完成后,將混合物冷卻至室溫,過濾除去鹽,將所得液體減壓蒸餾,得到深棕色固體,將其重結晶得到化合物h;
步驟5、將化合物h、化合物i,四三苯基膦鈀和碳酸鉀溶于四氫呋喃和H2O中,回流12小時,反應完成后,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過濾,將所得固體溶于CHCl3中,用MgSO4干燥,通過硅藻土過濾,重結晶,得到式1所示的化合物;
其合成路線如下:
式中:X為O或S;Ar1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雜環基;Ar為氫或苯;Z1~Z5為N或O,且Z1~Z5中至少有一個為C;式中虛線指示的位置可以并上苯基。
9.一種有機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其電子傳輸層材料為式1所示的有機發光化合物。
10.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發光化合物可以應用于有機太陽電池、電子紙、有機感光體、有機晶體管或噴墨打印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奧來德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吉林奧來德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6070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