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BIM技術的檢驗立體車庫的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60579.5 | 申請日: | 2017-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330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0 | 
| 發明(設計)人: | 楊寧;劉洋;張彥奇;亓立剛;姜化強;楊長慶;崔愛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3 | 分類號: | G06F30/13;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bim 技術 檢驗 立體車庫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BIM技術的檢驗立體車庫的方法及系統,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根據立體車庫的設計方案建立對應的立體車庫模型;利用所述立體車庫模型模擬立體車庫的存取車過程,并獲取模擬結果;以及判斷所述模擬結果是否合格并形成檢驗數據予以輸出。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采用BIM技術根據立體車庫的設計方案建立立體車庫模型,并在軟件中模擬立體車庫的工作狀態,從而直觀地對設計方案進行檢驗,并幫助設計師找到可能存在的設計缺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立體車庫設計領域,特指一種基于BIM技術的檢驗立體車庫的方法。
背景技術
BIM技術是指基于模型的信息化管理(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或者建筑信息化管理(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是以建筑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數據作為基礎,管理三維建筑模型,通過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
而另一方面,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我國的城市化水平不斷加快,使得城市交通擁擠的矛質日益突出。車輛的不斷增多,城市道路設施跟不上經濟發展的步伐,造成了動態交通的嚴重阻塞,同時停車場地設置得不合理,出現了嚴重的占道停車,占用居住區綠地,造成靜態交通混亂現象,進一步加劇了交通擁擠,破壞了城市的居住環境和城市形象。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特別是賓館、商場、購物中心地段等車輛集中的地區,只能向空中、向地下發展,因此建造相當數量的立體停車庫已到了必不可少的地步。
雖然立體車庫有著眾多優點,但是現有的立體車庫由于設計不佳,存在停車麻煩、取車時間長、難找車、安全性較差、倒車容易產生刮碰事故等問題。實際上,導致立體車庫設計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設計師在設計立體車庫時往往只能從平面圖中判斷立體車庫是否符合設計要求,而立體車庫結構復雜,僅從平面圖中難以找到設計缺陷,從而在設計的檢驗上產生誤判斷,導致設計不合格的立體車庫在實際投入使用時,設計缺陷很快會暴露并帶來一系列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基于BIM技術的檢驗立體車庫的方法,可以解決立體車庫在設計時僅從平面圖中難以找到設計缺陷,從而在設計的檢驗上產生誤判斷,導致由于設計不佳而產生一系列問題。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BIM技術的檢驗立體車庫的方法,包括:
根據立體車庫的設計方案建立對應的立體車庫模型;
利用所述立體車庫模型模擬立體車庫的存取車過程,獲取并記錄模擬結果;以及
判斷所述模擬結果是否合格并形成檢驗數據予以輸出。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BIM技術根據立體車庫的設計方案建立立體車庫模型,并在軟件中模擬立體車庫的工作狀態,從而直觀地對設計方案進行檢驗,并幫助設計師找到可能存在的設計缺陷。
本發明基于BIM技術的檢驗立體車庫的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根據立體車庫所需建造的場地建立對應的場地模型,于所述場地模型內選取位置并將所述立體車庫模型放置于所述位置處。
本發明基于BIM技術的檢驗立體車庫的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根據立體車庫的設計方案建立對應的立體車庫模型包括:
根據立體車庫的設計方案中的內部機械結構創建對應的機械模型;
根據立體車庫的設計方案中的外部框架結構創建對應的框架模型,并將所述框架模型與所述機械模型進行整合從而得到所述立體車庫模型。
本發明基于BIM技術的檢驗立體車庫的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利用所述立體車庫模型模擬所述立體車庫的存取車過程包括:
設定所述立體車庫模型的運動動作;
創建多個車輛模型,并設定所述車輛模型的運動路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6057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