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移動式孔底伸出定位裝置及定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46230.6 | 申請日: | 2017-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772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龍濤;孔方;何玉初;胡華平;陽丹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3Q3/18 | 分類號: | B23Q3/18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閉釗 |
| 地址: | 432000***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移動式 伸出 定位 裝置 方法 | ||
1.一種移動式孔底伸出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柱(18)、直線導軌(3)、過渡塊(4)、齒條c(5)、齒輪c(6)、齒條b(7)、杠桿(8)、齒輪b(9)、齒條a(10)、齒輪a(14)、工作臺(15)以及底板(11),該定位裝置以底板為基礎所有部件直接或間接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底板(11)位于工作臺(15)下方,齒輪a(14)和齒輪b(9)通過齒條a(10)配合連接實現傳動;齒輪b(9)與杠桿(8)固定連接,杠桿(8)上的槽與齒輪c(6)的軸配合連接,齒輪c(6)與分布在其兩側的齒條b(7)、齒條c(5)配合連接,齒條c(5)通過過渡塊(4)與直線導軌(3)連接;齒輪a(14)轉動時通過齒條a(10)帶動齒輪b(9)轉動,通過杠桿(8)的傳動帶動齒輪c(6)沿齒條b(7)上下直線運動,由此驅動齒條c(5)、過渡塊(4)沿直線導軌(3)上下運動,定位柱(18)與過渡塊(4)相連并隨之上下運動;所述定位柱(18)通過錐面與工作臺孔下錐面匹配貼合;利用該裝置進行定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定位:首先將整套定位裝置沿工作臺底槽推進至最前段直至止停螺釘(19)與工作臺底槽面接觸,搖動手輪(1)帶動齒輪a(14)轉動,通過齒條a(10)的傳動帶動齒輪b(9)同時轉動,再通過與齒輪b(9)相連的杠桿(8)帶動齒輪c(6)沿齒條b(7)做直線上升運動,齒輪c(6)驅動與之相連的齒條c(5)同樣做直線上升運動,與齒條c(5)相連的過渡塊(4)以及定位柱(18)也隨之上升,待定位柱(18)穿過工作臺孔直至錐面相互貼合,擰緊緊固螺釘(2)使該定位裝置與工作臺相對固定,此時可通過定位柱(18)對零部件上的待加工孔進行精確定位,定位完成后對零部件進行裝夾;
第二步退出并加工:松開緊固螺釘(2),反向轉動手輪(1),通過一系列傳動使得定位柱(18)做直線下降運動,直至過渡塊(4)接近或碰到支撐釘(20),從工作臺底移出整套定位裝置即可完成其快速退出,接著可對零件孔進行加工;其中,定位柱(18)上下運動的行程為齒輪c(6)平移行程的2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移動式孔底伸出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齒輪a(14)的軸與手輪(1)相連,所述手輪上設置有刻度標識,轉動手輪(1)帶動齒輪a(14)轉動,經齒條a(10)、齒輪b(9)、杠桿(8)、齒輪c(6)、齒條c(5)的一系列傳動帶動定位柱(18)上下運動,實現伸出孔和退出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移動式孔底伸出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手輪(1)一側設置有緊固螺釘(2),當手輪(1)旋轉到預定位置時,可通過緊固螺釘固定本裝置與工作臺,防止其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移動式孔底伸出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齒條a(10)與底板(11)之間采用板式滾柱鏈(16)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移動式孔底伸出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底板(11)的兩側還設置有連接塊(21)和軸承(22),通過軸承與工作臺底槽側壁間的相對滾動實現導向作用,通過調節連接塊上的長圓孔和螺釘從而調整軸承與工作臺底槽側壁的間距,保證導向順暢性和精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移動式孔底伸出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底板(11)上設置有支撐釘(20),支撐釘(20)的位置處于過渡塊(4)正下方。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移動式孔底伸出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還包括腳輪(12)和托盤,通過腳輪的滾動使整套裝置能沿各方向自由移動,通過托盤可在抽出整套裝置后盛接和收集落下的切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湖北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4623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