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熒光材料的合成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44551.2 | 申請日: | 201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032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崢;李琳;范勇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F5/00 | 分類號: | C07F5/00;C09K11/06 |
| 代理公司: | 武漢帥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 |
| 地址: | 430062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熒光 材料 合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熒光材料的合成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含有稀土金屬銪的配合物Eu(pybimch)2Cl3的制備方法,其中pybimch代表2-(2'-吡啶基)-苯并咪唑-5-羧酸。
背景技術
稀土元素處在第六周期,擁有豐富的能級,活躍的4f電子,使得稀土離子具有獨特的優良特性:stokes位移大、發光壽命長等。稀土離子熒光材料也表現出純度高,吸收譜線寬,吸收或者發射波長寬,轉換效率高,熒光壽命長等優點,在發光、顯示、醫藥、生物成像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苯并咪唑是含有苯環和咪唑的一類含N配體,因其特殊的結構、性質及良好的生物活性,苯并咪唑及其衍生物一直是醫藥、化工,材料方面研究的重點。稀土離子自身的吸光系數比較小,發光強度弱,所以通常需要一定的敏化材料向其傳遞能量。而苯并咪唑類化合物具有較大的摩爾吸光系數,利用苯并咪唑類化合物與稀土離子進行配位,可以將配體吸收的能量有效地傳遞給稀土離子,使其發光強度大大增加。稀土-苯并咪唑配合物是一種性能優越的熒光材料,得到了人們的重視和廣泛研究。
2-(2'-吡啶基)-苯并咪唑-5-羧酸(pybimch)含有苯環、咪唑環以及吡啶基,是一個優良的含N的多齒配體,穩定性好,具有很強的配位能力。該配體擁有咪唑環上的兩個N,吡啶中的一個N和羧基中的兩個O多個配位點,具有很好的螯合和橋聯金屬離子的能力。目前相關報道中,pybimch與相關過渡金屬的配位過程不僅復雜,需要高壓高溫而且反應歷時長,產率較低,使用的溶劑多為為甲醇,DMF等有害物質,不符合現在的綠色化學發展模式。如Tzu-Yan Ho等人采用高溫高壓水熱合成的方法合成了Mn(pybimch)2,采用的溶劑為DMF,甲苯,甲醇和THF,反應歷時72h;V.V.Pakal’nis等人在甲醇中合成出來了[Ru(bpy)2(pybimch)L]2+;Zhongkai Lu等人在甲醇中合成出來了RuII(bipa)(pic)3,歷時一周;Tien-Wen Tseng等人在甲醇,THF溶液中合成出來[Zn(pybimch)2],過程持續一周時間。到目前為止,并沒有關于2-(2'-吡啶基)-苯并咪唑-5-羧酸和稀土配位的相關研究,因此研究此配體與稀土元素的配位是非常有意義的。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熒光材料的合成方法,具體涉及2-(2'-吡啶基)-苯并咪唑-5-羧酸和稀土金屬銪形成的一種新型配合物Eu(pybimch)2Cl3的制備方法,并通過相關表征測試其性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熒光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化合物1溶解在醋酸中,攪拌,待化合物1完全溶解之后,加入化合物2,升高溫度到80℃,并回流2-3h,反應結束后冷卻至室溫,抽濾并洗滌后,得灰棕色固體,即化合物3:2-(2'-吡啶基)-苯并咪唑-5-羧酸(pybimch);反應式如下:
(2)將步驟(1)所得化合物3固體溶于乙醇,并調節pH值,室溫攪拌至溶解;將EuCl3·6H2O溶解于適量的去離子水中,將此EuCl3的水溶液逐滴滴加到上述化合物3乙醇的溶液中;將此混合溶液加熱至60~80℃,回流3-6h,冷卻,過濾,洗滌得到綠色固體產物,即目標產物化合物4:Eu(pybimch)2Cl3;
其中,所述化合物1為4,5-二氨基苯甲酸,結構式為:
所述化合物2為2-吡啶甲醛,結構式為:
進一步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1)所述化合物1與化合物2的摩爾比為1:1。
進一步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1)所述回流時間為2h。
進一步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1)所述洗滌所用溶劑為去離子水。
進一步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2)所述調節pH值所用溶劑為1mol/L的NaOH,pH=5-6。
進一步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2)所述乙醇和去離子水的體積比為:2:1。
進一步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2)所述反應溫度為80℃,回流時間為3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大學,未經湖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4455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