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快速簡便制備樹枝狀納米銀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42397.5 | 申請日: | 201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484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7 |
| 發明(設計)人: | 胡繼文;張培;魏彥龍;涂園園;林樹東;歐明;黃振祝;胡美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科院廣州化學有限公司;中科院廣州化學所韶關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中國科學院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2F9/24 | 分類號: | B22F9/24;B22F1/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桂婷 |
| 地址: | 51065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備 樹枝狀納米銀 氯化鈉 聚乙烯吡咯烷酮 化學合成領域 分段加熱 提純工藝 混合液 硝酸銀 乙二醇 | ||
1.一種快速簡便制備樹枝狀納米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作為分散劑,硝酸銀作為前驅體,乙二醇作為溶劑,氯化鈉作為成核劑,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將聚乙烯吡咯烷酮,硝酸銀和氯化鈉進行混合,溶于乙二醇中,攪拌混合均勻的混合液;
(2)將步驟(1)中攪拌混合均勻后得到的混合液進行分段加熱反應,反應結束后將所得反應液純化即得樹枝狀納米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簡便制備樹枝狀納米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1)中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分子量為3500、8000、40000或5800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簡便制備樹枝狀納米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當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量為3500時,添加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硝酸銀的重量比為4:1;當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量為8000時,添加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硝酸銀的重量比為3:1;當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量為40000時,添加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硝酸銀的重量比為1.8:1;當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量為58000時,添加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硝酸銀的重量比為1.2:1;
氯化鈉的添加量與硝酸銀的重量比在1:300到1:900之間;乙二醇的添加量為硝酸銀重量的100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簡便制備樹枝狀納米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2)中所述的分段加熱反應是指分兩階段加熱反應,第一階段加熱反應指加熱至40~100℃反應0.5~2h,第一階段加熱反應結束后升溫進入第二階段加熱反應,第二階段加熱反應是指加熱至120~160℃反應1~5h。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簡便制備樹枝狀納米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2)中所述的第一階段加熱反應是指加熱至50~70℃反應1h。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簡便制備樹枝狀納米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2)中所述的第二階段加熱反應是指加熱至120~130℃反應2h。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簡便制備樹枝狀納米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2)中所述的純化指將所得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加入二倍于反應液體積的丙酮靜置10min,待所有納米銀產物全部沉降在底部后將上層清液全部移走,然后加入1wt%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將沉淀散開,再加入丙酮使納米銀沉降,重復三遍此沉降操作后,所得底部沉淀即樹枝狀納米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科院廣州化學有限公司;中科院廣州化學所韶關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中國科學院大學,未經中科院廣州化學有限公司;中科院廣州化學所韶關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中國科學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4239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制備納米銀線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富含孿晶缺陷的超細鉑納米線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