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脫硫吸附劑的再生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41379.5 | 申請日: | 201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4773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燦;蔣宗軒;張偉;劉鐵峰;劉欣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01J20/34 | 分類號: | B01J20/34;B01J20/06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馬馳 |
| 地址: | 116023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脫硫 吸附劑 再生 方法 | ||
1.一種脫硫吸附劑的再生方法,包含如下步驟:
(1) 在惰性氣體條件下吹掃,除去失活的脫硫吸附劑表面附著的有機物和其他還原性物質;
(2) 在含氧氣體條件下高溫焙燒,除去吸附劑中的碳、硫組分;
(3) 在惰性氣體條件下高溫焙燒,使步驟(2)中生成的副產物硫酸氧鋅和未反應的硫化鋅反應生成再生目標產物氧化鋅,進一步提升失活吸附劑的再生效果,完成吸附劑的再生;
步驟(1)中所述的吹掃溫度為40-400℃,氣體壓力為0.1-1.0MPa,氣流空速為0.1-10L·h-1·g-1,吹掃時間為2-120h;
步驟(2)中所述的焙燒溫度為200-550℃,氣體壓力為0.1-1.0MPa,氣流空速為0.1-10L·h-1·g-1,焙燒時間為2-120h;
步驟(3)中所述的焙燒溫度為460-650℃,氣體壓力為0.1-1.0MPa,氣流空速為0.1-10L·h-1·g-1,焙燒時間為2-120h。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吸附劑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1)和(3)中所述的惰性氣體為氮氣、氬氣中的一種或兩種,其純度不低于99.9%;
步驟(2)中所述的含氧氣體為氧氣或空氣中的一種與氮氣或氬氣中的一種組成的混合氣體,混合氣體中氧氣所占的體積分數為0.1-25%。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吸附劑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劑的組成包括:IB族金屬氧化物、IIB族金屬氧化物、IVB族金屬氧化物、VIB族金屬氧化物、VIIB族金屬氧化物、VIII族金屬氧化物、鑭系金屬氧化物和氧化鋁黏合劑。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脫硫吸附劑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IB族金屬選自Cu、Ag、Au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所述IIB族金屬是Zn;
所述IVB族金屬選自Ti、Zr;
所述VIB族金屬選自Cr、Mo、W;
所述VIIB族金屬是Mn;
所述VIII族金屬選自Fe、Co、Ni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所述鑭系金屬選自La、Ce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5.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脫硫吸附劑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氧化物計:
所述IB族金屬在吸附劑中所占的質量百分數為0.1-20%;
所述IIB族金屬在吸附劑中所占的質量百分數為10-90%;
所述IVB族金屬在吸附劑中所占的質量百分數為0.1-20%;
所述VIB族金屬在吸附劑中所占的質量百分數為0.1-40%;
所述VIIB族金屬在吸附劑中所占的質量百分數為0.1-20%;
所述VIII族金屬在吸附劑中所占的質量百分數為1.0-50%;
所述鑭系金屬在吸附劑中所占的質量百分數為0.1-20%;
所述氧化鋁黏合劑在吸附劑中的質量百分數為1.0-60%。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吸附劑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脫硫吸附劑的比表面積為10-150 m2/g,孔容為0.1-2.0 cm3/g。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吸附劑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再生的脫硫吸附劑應用范圍包括汽油、柴油、含硫原料氣或尾氣的吸附脫硫工藝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41379.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