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煤基化學品的生產新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38007.7 | 申請日: | 201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301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孫國權;方向晨;樊宏飛;姚春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0G67/14 | 分類號: | C10G67/14;C07C5/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化學品 生產 新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煤基化學品的生產新工藝。煤焦油原料經過預處理后,進行加氫精制和加氫裂化反應,所得液體進行分餾;得到柴油餾分進入補充精制反應區,在補充精制催化劑的作用下進行加氫飽和反應;補充精制產物進行切割,所得餾分經冷卻降溫、過濾后得到高純度的十六氫芘;剩余重餾分返回加氫裂化反應器繼續裂化反應,以獲得更多十六氫芘組分。本發明首次實現了以煤焦油原料、通過加氫工藝生產十六氫芘的目的。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方法在得到高純度十六氫芘的同時,同時副產質量滿足要求的清潔燃料油品和溶劑油產品。本發明方法改變了十六氫芘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提高了煤焦油加工的經濟性,具有工藝簡單,操作能耗低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煤焦油深加工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煤基化學品的生產新工藝。具體地說,是以煤焦油作為原料直接生產高純度十六氫芘的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十六氫芘生產工藝及方法由外國壟斷,價格昂貴,國內基本需要進口滿足要求的產品。十六氫芘純度越高,工藝方法越苛刻,因此,滿足市場要求的產品成為稀有資源。
針對上述問題,目前現有技術被公開的極少,采用合成等方法,是解決生產高純度十六氫芘的方法之一。芘是煤焦油中的重要組分,在煤焦油初餾時富集于300~360 ℃的餾分中,通過傳統的精餾、結晶等方法可獲取。煤焦油原料中基本不含有十六氫芘,直接從煤焦油中提取十六氫芘還未見報道,操作費用大,提取出的十六氫芘純度低、收率低,經濟上不可行。1,2,3,6,7,8-六氫芘的制備一般主要是通過芘的選擇性催化加氫制得,由于連串反應和平行反應同時進行,從而使單一產物的選擇性很難提高,獲取高純度十六氫芘的方法更難。
CN1351130A介紹了一種煤焦油加氫生產柴油的方法,主要是煤焦油經過分餾,得到的柴油以下的餾分進行加氫精制,可直接生產符合燃油指標的柴油或者生產作為柴油產品的調和組分,但是它只是對煤焦油中比較輕質的餾分進行加氫處理,并不能提取出高附加值、高純度的十六氫芘產品,沒有完全利用煤焦油。
CN1676583介紹了一種中高溫煤焦油加氫裂化工藝。工藝過程為:中高溫煤焦油經加熱爐加熱到250-300℃,與氫氣混合進入加氫精制反應器,精制生成油經蒸餾裝置,分餾出汽油、柴油、潤滑油及加氫尾油,加氫尾油經裂化加熱爐加熱后,與氫氣混合后進入裂化反應器,進一步生產汽柴油餾分。餾分中不能提取出十六氫芘產品,只是生產調和燃料油,該工藝煤焦油直接進入高溫加熱爐會導致爐管結焦,影響裝置的正常運轉周期。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高純度十六氫芘產品的生產方法。煤焦油經預處理,作為加氫處理-深度加氫精制反應的進料,經合適的精餾生產高純度十六氫芘產品,并副產質量更加優質的輕質清潔產品的方法,
本發明的一種煤焦油加氫生產十六氫芘的方法,包括以下內容:
(1)煤焦油原料進行預處理;
(2)步驟(1)得到的煤焦油與氫氣混合后,進入加氫精制反應區,與加氫精制催化劑接觸進行反應;
(3)步驟(2)所得加氫精制反應流出物,可選擇地經過分離后,與氫氣一起進入加氫裂化反應區,與加氫裂化催化劑接觸進行反應;
(4)加氫裂化流出物進行氣液分離,液體經過分餾,得到石腦油餾分和重餾分,所述重餾分的初餾點為130~220℃;
(5)步驟(4)所得重餾分與氫氣混合后,進入補充精制反應區,與補充精制催化劑接觸進行加氫反應;
(6)步驟(5)得到反應流出物經過分離、分餾后,得到液體輕組分、中間組分和重組分,中間組分經冷卻降溫后,并經過濾、真空抽提,所得固體即為十六氫芘產品;
(7)步驟(6)所得液體重組分的至少一部分循環回步驟(3)中,與加氫裂化催化劑接觸反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3800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