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負載鐵鎳合金納米粒子的RP結構的氧化物及其制備與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32713.0 | 申請日: | 201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606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7 |
| 發明(設計)人: | 楊維慎;胡世慶;朱雪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M4/86 | 分類號: | H01M4/86;H01M4/90 |
| 代理公司: | 沈陽晨創科技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鄭虹 |
| 地址: | 116023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粒子 負載鐵 鎳合金 氧化物 催化劑 陰極材料 電還原 式中 固體氧化物電解池 氧化物催化劑 制備和應用 原位還原 可用 制備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一種負載鐵鎳合金納米粒子的RP結構的氧化物及其制備和應用。該催化劑為負載鐵鎳合金納米粒子的Ruddlesden?Popper(RP)結構的氧化物,其結構特征組成為:Fe1?mNim@La2?2xB2xM2yFe1?2yO4?δ;式中0<m<1,0.4≤2x≤1.6,0≤2y≤0.8,δ表示氧空位數量;B選自Ca、Ba、Sr、Pb和Bi中的至少一種;M選自Al、Cr、Mn、Ni、Zr、Ti和Y中的至少一種。該催化劑以鈣鈦礦結構的氧化物為前驅體,前驅體的特征組成為La1?xBxMyFe1?yO3?δ,式中x,y,M含義與上述相同;通過原位還原的方法,可一步制得負載鐵鎳合金納米粒子的RP結構的氧化物催化劑,該催化劑可用作固體氧化物電解池的陰極材料,用于CO2電還原。該類催化劑具有較高的CO2電還原性能,且穩定性良好,優于現有技術中的部分陰極材料。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固體氧化物電解池領域,具體涉及負載鐵鎳合金納米粒子的RP結構的氧化物及其制備與應用。
背景技術
近年來,人類社會對于化石資源的過度依賴,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逐年增加,對全球氣候和生態環境帶來極大的威脅。為了解決溫室效應的問題,有效減少CO2排放和高效利用CO2的技術成為科學家們近年來的研究熱點。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意味著CO2排放量的逐年增加,在國際減排的巨大壓力下,CO2的排放與利用也將成為我國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目前最具吸引力的解決方案是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用的原料,不僅可以緩解溫室效應,還能保障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如:風能、潮汐能、太陽能發電)新技術受到世界范圍的高度重視,并得到快速的發展。然而這類發電技術受天氣的影響并不能提供穩定的電力輸出,因此它們的使用具有地域性。目前電能儲存方式如儲能電池、抽水、壓縮空氣等涉及電能-化學能或機械能-化學能的多次轉化,降低了能量效率。基于此,采用高溫固體氧化物電解池(HT-SOECs)電催化還原二氧化碳,可以將可再生能源與CO2的轉化利用相結合,把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于CO等易于運輸的化學品中,能令人滿意地解決上述兩個問題。
HT-SOECs主要由陰極(燃料電極)、陽極(氧電極)和致密電解質(氧離子導體)組成。對于CO2-H2O共電解,CO2和H2O通向陰極并得到電子,形成CO和H2,是合成氣的組分;而氧離子則通過電解質從陰極到達陽極,并在陽極失去電子形成氧氣。近幾年,SOECs受到極大的關注,得到快速的發展,特別是CO2-H2O共電解技術,因其電解產物可以是合成氣,其發展速度更是史無前例。傳統的Ni-YSZ金屬陶瓷電極因其優異的電催化活性、成本低、優異的化學穩定性和合適的熱膨脹系數等優點被廣泛用做水電解的SOEC的陰極材料。然而,在CO2-H2O共電解過程中,Ni-YSZ電極存在易積炭、氧化還原穩定性差、金屬催化劑熱穩定性差、易受硫毒化等缺點,導致SOECs的性能穩定性變差。除了傳統的Ni-YSZ金屬陶瓷電極外,混合離子導體(MIEC)因其具有優異的混合離子電子導電性、良好的電催化活性、優異的氧化還原穩定性、抗積炭、耐硫毒化等優勢備受研究者們的關注。目前,用于SOEC陰極的MIEC主要有三大類:1.鈣鈦礦類氧化物;2.雙層鈣鈦礦類氧化物;3.Ruddlesden-Popper(RP)氧化物等。然而,此類材料的電催化活性明顯小于傳統Ni-YSZ金屬陶瓷電極。
因此,關于固體氧化物電解池陰極材料的研究仍有待深入。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3271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