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全自動智能配膠在線混合環氧絕緣芯棒注射拉擠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30511.2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159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鳳林;付軍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聚成電氣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70/48 | 分類號: | B29C70/48;B29C70/54;B29K6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1450 河南省鄭州市中牟***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環氧 配膠 絕緣芯棒 在線混合 注射 拉擠工藝 智能 混合器 工作穩定 機電性能 人工操作 輸送設備 原料混合 注膠系統 雙組份 吐出量 微氣泡 玻纖 對撞 可調 注膠 固化 切割 計量 輸出 保證 | ||
1.一種全自動智能配膠在線混合環氧絕緣芯棒注射拉擠工藝,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玻纖定位:玻璃纖維通過導紗器定位和預成型后,進入連續樹脂傳遞模塑模具中;
步驟二、智能配膠:環氧樹脂和固化劑由供料泵裝入雙組份環氧樹脂注膠系統的A、B儲料罐內,儲料罐分別帶有攪拌和吸潮裝置,保證原料的儲放安全,將計算所得的環氧樹脂和固化劑最佳配比比例輸入雙組份環氧樹脂注膠系統中,系統中數字控制的計量泵會根據設置好的壓力、流量和比例將原料經過輸料管連續地注入到注射混合器中;
步驟三、在線混合:樹脂原料的溫度可由控制器設定,經過加熱或者冷卻,達到理想的反應條件,然后經過對撞混合和靜態攪拌兩次混合,使雙組分原料充分混合在一起,注入注膠盒;
步驟四、注射:在連續樹脂傳遞模塑模具的模具注膠倉中以穩定的高壓和流量注入專用樹脂及固化劑的混合物,使得玻璃纖維在連續樹脂傳遞模塑模具中充分浸透和排除氣泡;
步驟五、固化:注入專用樹脂的高壓為3-5 MPa,流量為40-60 g/min,在連續樹脂傳遞模塑模具內樹脂體系受熱發生交聯反應,黏度降低,黏滯阻力增加,并開始凝膠,進入凝膠區,逐漸變硬、收縮,并與模具脫離;樹脂與纖維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均勻向前移動,在固化區受熱繼續固化,并保證出模時達到規定的固化度,經固化后制成玻璃纖維增強環氧絕緣芯棒;
步驟六、切割:固化后的環氧絕緣芯棒輸送至切割機,切斷成所需長度的芯棒產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智能配膠在線混合環氧絕緣芯棒注射拉擠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環氧樹脂和固化劑最佳配比比例的計算方法為根據每批次購買的環氧樹脂和固化劑的環氧當量及酸酐當量計算出環氧樹脂和固化劑的最優配比方案:w(酸酐)%=c×酸酐當量/環氧當量×100,其中c為修正系數,需求不同時采用不同的樹脂。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智能配膠在線混合環氧絕緣芯棒注射拉擠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在線混合就是雙組份樹脂原料的輸送和計量全部通過兩套數字驅動控制的樹脂計量泵實現。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智能配膠在線混合環氧絕緣芯棒注射拉擠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所述對撞混合為在A、B輸料管道中間分別安裝一個高壓計量泵,兩個高壓計量泵以100 kg的壓力向注射混合器中輸入膠液,兩種膠液在高壓狀態下對撞進行第一次的對撞混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智能配膠在線混合環氧絕緣芯棒注射拉擠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所述靜態攪拌所用的設備為靜態混合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智能配膠在線混合環氧絕緣芯棒注射拉擠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五中固化采用分階段固化,分為預熱區、膠凝區和固化區;溫度通常大于膠液放熱峰的峰值,并使溫度、凝膠時間和牽引速度相匹配,預熱區溫度應較低,溫度分布的控制應使固化放熱峰出現在模具中部靠后,脫離點控制在模具中部,三段的溫差控制在20~3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智能配膠在線混合環氧絕緣芯棒注射拉擠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六中所述的輸送是在固化加熱裝置與切割機之間設置的牽引機的牽引下動態連續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聚成電氣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鄭州聚成電氣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3051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