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DSP平臺的圖像識別處理方法和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26579.3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400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永康;尤偉軍;趙振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寶康電子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5/10 | 分類號: | G06F5/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潔 |
| 地址: | 201901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圖像識別 圖像數據 信號量 隊列 系統運行穩定性 圖像識別算法 消息隊列 最終結果 多線程 高效性 健壯性 看門狗 算法 線程 調試 保證 監控 展示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DSP平臺的圖像識別處理方法及系統,該方法利用信號量和FIFO圖像數據隊列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對多種算法的單獨調試,其中該系統中的DSP主控制器用以執行該圖像識別方法。采用了該發明中的基于DSP平臺的圖像識別處理方法和系統,通過FIFO圖像數據隊列和上一級的信號量相結合的方式保證了多線程中圖像識別的高效性,最后再通過MSG?FIFO消息隊列執行相應動作以將最終結果展示給用戶。同時該圖像識別處理方法中還包括一個看門狗線程,可以對圖像識別處理方法及系統進行監控,保證了系統運行穩定性和健壯性,更便于集成多種圖像識別算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信號處理領域,尤其涉及圖像識別領域,具體是指一種基于DSP平臺的圖像識別處理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人工智能(AI)在國內不斷的涌向高潮,以圖像識別為基礎的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輔助駕駛、電子偵查、人臉支付,由于人們對于這種智能化的依賴越來越高,圖像識別的算法數量越來越多、復雜越來越高、集成度越來越高,這就急需一種能夠集成多種識別算法并能方便對每種算法進行單獨調試的圖像識別處理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了一種能夠集成多種算法的基于DSP平臺的圖像識別處理方法和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基于DSP平臺的圖像識別處理方法和系統具有如下構成:
該基于DSP平臺的圖像識別處理方法,其主要特點是,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對圖像源數據進行預處理,以獲取第一待處理圖像;
(2)將所述第一待處理圖像放入FIFO圖像數據隊列中,同時根據預處理過程中釋放的信號量,對所述第一待處理圖像進行處理以形成最終圖像;
(3)根據步驟(2)中釋放的信號量,將所述最終圖像放入反饋控制器中的第m個FIFO圖像數據隊列中以獲取待分析圖像,其中m≥3;
(4)對所述的待分析圖像進行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執行相應動作。
該圖像識別處理方法的步驟(1)包括以下步驟:
(1.1)CCD光感元件進行圖像源的采集,并根據一幀中斷信號,獲取幀圖像;
(1.2)將所述的幀圖像放入第一FIFO圖像數據隊列中,所述第一FIFO圖像數據隊列釋放第一信號量;
(1.3)根據所述第一信號量,第二FIFO圖像數據隊列對所述幀圖像附加屬性標識,以獲取第一待處理圖像。
該圖像識別處理方法的步驟(2)具體為:
將所述第一待處理圖像放入FIFO圖像數據隊列中,同時根據預處理過程中釋放的信號量,對所述第一待處理圖像進行n次識別以形成最終圖像,其中n≥1。
該圖像識別處理方法的步驟(3)之前還包括以下步驟:
(3.0)根據所述最終圖像獲取第一待調試圖像。
該圖像識別處理方法的步驟(3.0)包括以下步驟:
(3.01)將所述最終圖像的信號量傳遞給第p個FIFO圖像數據隊列,并將所述最終圖像放入所述第p個FIFO圖像數據隊列中,以獲取待編碼圖像,其中p≠m;
(3.02)對所述待編碼圖像進行壓縮和編碼,以獲取第一待調試圖像;
(3.03)對所述第一待調試圖像進行調試和監控。
該圖像識別處理方法的步驟(4)包括以下步驟:
(4.1)對所述的待分析圖像進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寶康電子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寶康電子控制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2657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