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用機械與手工結合制作青茶的制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22003.X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967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羅錦 | 申請(專利權)人: | 雅安雅光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A23F3/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徐金瓊;劉東 |
| 地址: | 625000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 機械 手工 結合 制作 青茶 方法 | ||
1.一種應用機械與手工結合制作青茶的制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步驟1:采摘,用食指與姆指挾住葉間幼梗的中部,藉兩指的彈力將茶葉摘斷,采摘時間為中午十二時至下午三時之間;
步驟2:曬青,選取陽光充足且空氣流通的曬青場,鋪上棉布,把鮮茶葉均勻薄攤在棉布上,第一次曬青20min,中間翻拌一次,直至鮮茶葉葉質柔軟,葉面光澤消失,葉色變為暗綠,青草味消退,花香顯露且手持嫩梢基部,頂端有1葉下垂,減重率達到10%;
步驟3:搖青,采用搖青機,所述搖青機機身長300cm,直徑為120cm,裝入茶葉,茶葉投葉量為50Kg,茶葉裝入后要抖散,裝葉量以剛好蓋過籠體軸心為宜,并扣好進茶門,再合上閘刀開關,讓搖籠運轉,時長為5~6分鐘;
步驟4:涼青,將曬青后鮮葉1~1.5Kg置笳籬中,翻松后溥攤后涼于青架上,放在涼爽處,使鮮葉中的各部位水份重新分布均勻,散發葉間熱量,降低失水和化學變化速度;
步驟5:殺青,采用滾筒式殺青機,所述滾筒式殺青機機身長200cm,直徑90cm,殺青溫度為168~182度,投葉量3~3.5公斤,殺青后無紅梗無紅葉,無煙焦葉;
步驟6:初揉,采用揉捻機,所述揉捻機揉捻機轉速30~34r/min,揉捻20~24min,按照“輕、重、輕”的順序進行揉捻,揉捻6次,每次1.5min,讓茶葉細胞壁破碎,使茶汁在沖泡時易溶于茶湯,提高浸出率,使茶葉成條;
步驟7:初烘,將步驟6的揉捻葉置于烘籠內進行第一次初焙,火溫為128~138℃,時間6~12分鐘,中間要翻拌兩次,翻拌要及時、均勻,攤放厚度低于1厘米,烘至六成干則;
步驟8:包揉,將初烘后的茶葉降溫至36℃,放入包揉機內包揉4~5次,包揉機轉速為45~49r/min,最后進行梯度升溫烘干制得成品連翹葉綠茶;
步驟9:復烘,將初悶黃后的葉子攤放在烘干機上,攤放厚度為低于1厘米,復烘溫度為40~50℃,持續時間為60分鐘;
步驟10:干燥,采用日光曬干,將復烘后的茶葉薄攤于竹篾上,置于日光下曬,曬至茶葉含水量為11~13%,制茶成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機械與手工結合制作青茶的制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的采摘方式還包括采用單人式采茶機或雙人式采茶機進行機械采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機械與手工結合制作青茶的制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鋪葉率為每平方米棉布上的鮮茶葉0.6kg。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機械與手工結合制作青茶的制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8的梯度升溫烘干的升溫方式為先升溫至125℃維持32min,然后升溫至145℃維持28min,最后升溫至150℃維持28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雅安雅光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雅安雅光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22003.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