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進路的列車運行控制系統數據建模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17614.5 | 申請日: | 2017-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3362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海峰;張勇;柴銘;徐田華;湯圣杰;馮丹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1L27/00 | 分類號: | B61L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師事務所 11255 | 代理人: | 黃曉軍 |
| 地址: | 100044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進路 列車 運行 控制系統 數據 建模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進路的列車控制系統數據建模方法,涉及軌道交通列車運行控制技術領域,該方法根據交通線路信息構建線路基礎數據節點及線路設備拓撲圖;根據線路基礎數據節點及線路設備拓撲圖,結合場站聯鎖表,構建進路節點;根據進路節點與所述線路基礎數據節點間的關系,構建進路節點與線路基礎數據節點之間邊的關系模型;根據進路節點與線路基礎數據節點之間邊的關系模型,結合不同進路節點間的相連敵對關系,建立進路節點間的邊關系模型,即基于進路的列車控制系統數據模型。本發明能夠更為完備的描述站場的拓撲數據與進路數據之間的對應關系,使鐵路列控系統間的數據能夠相互校驗,數據使用更加穩定,保證行車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列車運行管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進路的列車運行控制系統數據建模方法。
背景技術
列車運行控制系統是根據列車在鐵路線路上運行的客觀條件和實際情況,對列車運行速度及制動方式等狀態進行監督、控制和調整的技術裝備,是確保列車安全高效運行的核心技術裝備,是鐵路運營的安全保障。數據作為各子系統交互信息的載體,是保證列控系統正常運行的關鍵因素。列控數據是由鐵路信號設計單位和路局有關機構所提供,通過人工輸入到列車運行控制系統(簡稱列控系統)中,作為列控系統數據配置的主要依據。現階段,我國列控系統數據管理不夠規范,缺乏統一的數據描述方式,導致子系統之間數據交互困難,且數據驗證不夠充分。
計算機聯鎖系統是軌道交通列控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子系統,承擔著線路中信號設備之間的安全聯鎖關系。進路數據是聯鎖系統的重要數據來源,在辦理進路時,需要有效的組織這些數據,在進路與信號設備之間建立某種聯系。進路數據若沒有被正確描述,則會導致系統故障,給列車運行帶來安全威脅,高效的列控線路描述方式使得數據組織更為合理,從而為系統開發和驗證提供便利。
當前,針對聯鎖軟件的進路數據處理方式較多,主要可分為基于拓撲的站場型數據結構和總進路表式數據結構兩大類。基于拓撲的站場型數據結構,根據車站的信號平面布置圖將各個數據模塊鏈接起來,此種結構設計算法自動搜索進路,由于進路搜索的復雜性,從而存在搜索時間較長,設備內存占用量大等問題;現階段進路表式數據結構主要由人工編制填寫所有進路信息,此種方法過于依賴經驗,容易發生錯誤,且缺乏對數據結構的關注,導致系統交互時數據驗證不充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縮短列控系統線路搜索時間,減小設備內存占用量,高效描述列控線路,數據組織合理的基于進路的列車控制系統數據建模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存在的進路搜索時間長、設備內存占用量大,系統間數據交互驗證不充分的技術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進路的列車控制系統數據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10:根據交通線路信息構建線路基礎數據節點及線路設備拓撲圖;
步驟S120:根據所述線路基礎數據節點及線路設備拓撲圖,結合場站聯鎖表,構建進路節點;
步驟S130:根據所述進路節點與所述線路基礎數據節點間的關系,構建所述進路節點與所述線路基礎數據節點之間邊的關系模型;
步驟S140:根據所述進路節點與所述線路基礎數據節點之間邊的關系模型,結合不同進路節點間的相連敵對關系,建立進路節點間的邊關系模型,即基于進路的列車控制系統數據模型。
進一步的,所述線路設備包括信號機、絕緣節、道岔、軌道區段、應答器,定義所述線路設備位置坐標系P,P={(x,y)|x∈R,y∈Z}
其中,x表示橫坐標值;y表示縱坐標值。
進一步的,所述根據交通線路信息構建線路基礎數據節點及線路設備拓撲圖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交通大學,未經北京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1761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