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2;3-二氯吡啶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14895.9 | 申請日: | 2017-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2191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岳東;任杰;李建偉;劉強;賀洪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利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213/61 | 分類號: | C07D213/61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沈強 |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吡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2,3?二氯吡啶的制備方法,目的在于解決現有2,3,6?三氯吡啶催化脫氯法制備2,3?二氯吡啶時,采用甲苯類溶劑,三乙胺為縛酸劑,反應過程中會生成大量三乙胺鹽酸鹽包裹鈀碳催化劑,造成催化劑活性不高,催化劑用量大,且反應選擇性依然不高的問題。本發明中,采用甲醇作為溶劑,含水率高的鈀碳催化劑在甲醇中分散性好,能夠有效降低鈀碳催化劑的用量;采用氫氧化鎂作為縛酸劑,所生成的氯化鎂能溶于甲醇,反應后期為均相體系,不會出現催化劑包裹問題;而選用甲酸作為緩沖劑,使得甲酸優先與氫氧化鎂生成溶于甲醇的甲酸鎂,甲酸鎂與反應中產生的氯化氫反應生成甲酸和氯化鎂,甲酸實現催化循環。本發明的反應選擇性達85?90%,收率高達87%。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有機合成領域,具體為一種2,3-二氯吡啶的制備方法。本發明選用甲醇作為溶劑,采用氫氧化鎂作為縛酸劑,將反應選擇性由現有技術的75-80%提升至85-90%,大幅提升收率,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和較好的應用前景。
背景技術
2,3-二氯吡啶是一種重要的精細化工中間體,其主要用于制備氯蟲苯甲酰胺類殺蟲劑。2,3-二氯吡啶合成方法主要包括:1)3-氨基吡啶經氯化后重氮上氯法,2)2,3,6-三氯吡啶脫氯法。由于2,3,6-三氯吡啶原料易得,催化脫氯制備2,3-二氯吡啶原子經濟性高;因此,采用2,3,6-三氯吡啶脫氯法制備2,3-二氯吡啶成為研究熱點,備受關注。
關于2,3,6-三氯吡啶催化脫氯法的文獻報道如下:
1)專利CN103145609A以醇為溶劑,以氫轉移試劑為氫源,以鈀碳為催化劑,制備2,3-二氯吡啶;然而,其反應選擇性為60-70%,選擇性較低;
2)專利CN102153507A以甲苯為溶劑,三乙胺為縛酸劑,以鈀碳為催化劑,以氫氣為氫源催化制備2,3-二氯吡啶,其反應選擇性為75-80%。
發明內容
其中,專利CN102153507A的方法具有以下不足點:1)該反應體系中,因為鈀碳含水率較高,在疏水性甲苯類溶劑中催化劑容易沉底,分散性不好,從而導致鈀碳催化劑用量較大;2)該反應體系采用三乙胺作為縛酸劑,反應過程中會生成大量三乙胺鹽酸鹽包裹鈀碳催化劑,造成催化劑活性不高,催化劑用量大;3)該反應在三乙胺為縛酸劑條件下,甲苯類等疏水性溶劑為最優溶劑,但反應選擇性依然不高。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現有2,3,6-三氯吡啶催化脫氫反應生成甲酸和氯化鎂,甲酸實現催化循環。經測定,本發明的反應選擇性高達85-90%,而專利CN102153507A的方法制備2,3-二氯吡啶時,采用甲苯類溶劑,三乙胺為縛酸劑,反應過程中會生成大量三乙胺鹽酸鹽包裹鈀碳催化劑,造成催化劑活性不高,催化劑用量大,且反應選擇性依然不高的問題,提供一種2,3-二氯吡啶的制備方法。本發明中,采用甲醇作為溶劑,含水率高的鈀碳催化劑在甲醇中分散性好,能夠有效降低鈀碳催化劑的用量;采用氫氧化鎂作為縛酸劑,所生成的氯化鎂能溶于甲醇,反應后期為均相體系,不會出現催化劑包裹問題;而選用甲酸作為緩沖劑,使得甲酸優先與氫氧化鎂生成溶于甲醇的甲酸鎂,甲酸鎂與反應中產生的氯化率高達87%。本發明工藝流程短,操作方便,反應條件溫和,能夠滿足工業化、大規模批量生產的需要,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和較好的應用前景。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2,3-二氯吡啶的制備方法,以2,3,6-三氯吡啶為原料,鈀碳催化劑為催化劑,甲醇為溶劑,氫氧化鎂為縛酸劑,制備2,3-二氯吡啶。
所述鈀碳催化劑的含水率為50~60%。
所述鈀碳催化劑與2,3,6-二氯吡啶的質量比為0.003~0.01:1。
所述甲醇與2,3,6-三氯吡啶的質量比為1-5:1,優選3-5:1。
所述2,3,6-三氯吡啶與緩沖劑2,3,6-三氯吡啶的摩爾比為0.25-0.5: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利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利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1489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