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聲波生成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07566.1 | 申請日: | 2017-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379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2 |
| 發明(設計)人: | 鐘強;趙豪;徐傳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納智源科技(唐山)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19/02 | 分類號: | H04R19/02;H04R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宋菲;劉云貴 |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振膜 聲波 電場 生成裝置 外電場 保護殼體 第二電極 第一電極 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極性相反 靜電吸附 依次設置 制作工藝 形變 外電壓 預設 施加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聲波生成裝置,該裝置包括:固定保護殼體以及依次設置在固定保護殼體中的第一電極層、第一振膜、第二振膜和第二電極層;其中,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的極性相反,且其之間的距離符合預設間距范圍;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之間產生內電場,并在內電場的作用下發生形變而相互靠近接觸;當第一電極層和第二電極層上施加有外電壓時,在其之間產生外電場,外電場能夠迫使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克服內電場的作用而相互分離,使得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產生振動,生成聲波。本發明的聲波生成裝置利用外電場實現了對靜電吸附現象的控制,使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產生振動,生成聲波,且其結構及制作工藝簡單,成本低廉,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聲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聲波生成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聲波在汽車雷達、障礙物檢測、物體移動速度檢測以及水下定位等技術領域中已得到廣泛的應用。在現有技術中,可采用揚聲器等聲波生成裝置生成聲波。具體地,揚聲器包括有電動揚聲器、電磁揚聲器和壓電揚聲器等。其中,電動揚聲器采用通電導體作為音圈,在磁場的作用下,當有音頻電流通過時,音圈會受到一個大小與音頻電流成正比、方向隨音頻電流變化而變化的力,因此音圈就會在磁場作用下產生振動,并帶動振膜或紙盤振動,生成聲波。壓電式揚聲器是將壓電元件置于音頻電流形成的電場中,使其發生位移,從而驅動振膜振動生成聲波。
然而現有技術中的揚聲器等聲波生成裝置的結構比較復雜,包含多個零件,且所需零件都需要精密加工,工藝要求極高,因此,現有技術中的揚聲器等聲波生成裝置制作工藝極為復雜,制作成本高昂。
因此,現有技術中缺少一種結構及制作工藝簡單、成本低廉的聲波生成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了一種聲波生成裝置,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聲波生成裝置結構復雜、制作工藝復雜、成本較高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聲波生成裝置,包括:固定保護殼體、第一電極層、第一振膜、第二振膜和第二電極層;其中,
固定保護殼體用于固定和保護第一電極層、第一振膜、第二振膜和第二電極層;
第一電極層、第一振膜、第二振膜和第二電極層依次設置在固定保護殼體中;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的極性相反,且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之間的距離符合預設間距范圍;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之間產生內電場,并在內電場的作用下發生形變而相互靠近接觸;
當第一電極層和第二電極層上施加有外電壓時,在第一電極層和第二電極層之間產生外電場,外電場能夠迫使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克服內電場的作用而相互分離,使得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產生振動,生成聲波。
本發明提供的聲波生成裝置,通過在第一電極層和第二電極層上施加外電壓的方式,在第一電極層和第二電極層之間產生外電場,并利用該外電場迫使極性相反的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克服其內電場的作用而由相互靠近接觸變為相互分離,實現了對靜電吸附現象的控制,從而使得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產生振動,生成聲波。另外,本發明提供的聲波生成裝置還具有結構及制作工藝簡單,成本低廉,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靜電吸附現象的示意圖;
圖2a為本發明提供的聲波生成裝置實施例一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b為本發明提供的聲波生成裝置實施例一的拆分結構示意圖;
圖2c為本發明提供的聲波生成裝置實施例一拆去部分固定保護殼體后的一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d為本發明提供的聲波生成裝置實施例一的聲波生成原理示意圖;
圖3a為本發明提供的聲波生成裝置實施例二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b為本發明提供的聲波生成裝置實施例二的拆分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納智源科技(唐山)有限責任公司,未經納智源科技(唐山)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0756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綜合樓用廣播
- 下一篇:一種新型MEMS麥克風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