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網絡聚類的基金資產配置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05297.5 | 申請日: | 2017-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099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海飛;馬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點對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40/06 | 分類號: | G06Q40/06;G06Q10/06;G06K9/62 |
| 代理公司: | 蘇州翔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劉計成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網絡 基金 資產 配置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網絡聚類的基金資產配置系統及方法,首先從第三方數據庫中采集最近十年的基金數據,并對數據進行清洗,得到能用于研究的數據;然后利用各基金之間的收益相關性關系構建了基金網絡,通過聚類算法篩選出低相關性的基金作為組合的基礎資產;接著,通過對原資產進行線性組合形成互不相關的投資組合,針對不相關的投資組合進行風險平價模型的資產配置,從而確定原資產的投資權重;最后,利用動態投資組合方法對優選基金池進行定期更新,動態調整資產配置的最優投資權重,并計算動態投資組合配置凈值。本發明實現了大規模基金的優選問題和針對基金資產配置優化問題,具有較強的適用性和推廣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投資組合的基金資產配置系統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網絡聚類的風險平價資產配置模型構建技術。
背景技術
復雜網絡屬于復雜性網絡研究的一部分,網絡中的節點從實際相互作用的個體中抽象出來,節點之間的邊代表個體間的相互關系。由于個體間的相互作用并不是隨機的,復雜網絡表現出聚簇特征、度度相關性,同步性等特征,這些特征也被用于金融網絡中的數據分析。復雜網絡在金融市場或資產的關聯關系及其影響因素,金融系統性風險傳染,金融網絡結構及其穩定性,金融網絡與主體投資行為的影響以及基于復雜網絡的投資組合標的優選問題等研究領域具有重要的作用與寬廣的應用前景。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以馬克維茨的均值-方差理論為基礎,但均值-方差模型對于模型的參數估計較為敏感且將超額收益也視作風險。因此,學者們對均值方差模型進行了改進,形成了均值-下半方差模型、最小方差模型、等權配置資產模型等模型。然而,這些模型依然存在著組合中權重集中于某幾個資產等問題,無法真正的達到有效的分散化。在資產配置模型的構建方面,為提高投資組合的分散化程度,有學者提出了風險平價模型,旨在實現投資組合對每類資產的風險暴露程度是相同的。風險平價模型又可分為基于資產類別的風險平價模型和基于風險因子的風險平價模型。其中,在基于資產類別的風險平價主要通過合理調整資產組合抵御各種風險事件。傳統的基于資產的風險平價模型實質上是一個較為激進的投資組合,其往往集中于幾個風險因子之上。為了達到分散化風險的目標,基于風險因子的平價模型是眾多學者的研究重點。
目前,風險平價模型的改進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構建每個資產的風險貢獻相等的風險平價模型,與最小方差和等權組合進行比較分析,這種方法的波動率介于兩者之間;
(2)利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最小扭矩分析等對投資組合風險進行分解確定虛擬風險因子;
(3)針對傳統風險平價模型只用資產收益的二階矩的表示風險,試圖考慮資產的風險的峰度、偏態等高階矩的信息對傳統的風險平價模型進行改進;
(4)通過對風險平價模型(RP模型)本質的研究,構造了一個非凸二次規劃的等風險邊界的模型(ERB模型),在不允許賣空的前提下,ERB模型的表現要優于RP模型;
(5)從行為金融學的角度,構建資產配置模型時考慮投資者的行為以及金融市場的信息變化。
現有的對于風險評價模型的改進無法處理資產間的高相關性問題;沒有考慮全球范圍內的投資標的間不斷增強的關聯性和金融市場間的聯動性;無法選擇低相關性的資產;沒有考慮不同類型的市場參與主體在交易的過程中表現出的投資決策的特征及其行為規律。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新的基于網絡聚類的基金資產配置方法,通過聚類算法篩選出低相關性的基金作為組合的基礎資產,通過建立主成分風險平價模型進行資產配置,同時動態調整資產配置的最優投資權重并確定動態投資組合配置凈值。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出一種新的基于網絡聚類的基金資產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點對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點對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0529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雙波長光電傳感器測距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平面軸承及其加強插件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