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SiC基UMOSFET的制備方法及SiC基UMOSFET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03721.2 | 申請日: | 2017-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854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9 |
| 發明(設計)人: | 何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品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9/78 | 分類號: | H01L29/78;H01L2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11575 | 代理人: | 張文祎 |
| 地址: | 101302 北京市順***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sic umosfet 制備 方法 | ||
1.一種SiC基UMOSFET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選取在N+型4H-SiC襯底(1)的正面同質生長有一N-型外延層(2)的外延片;
S2:對N-型外延層(2)進行P型摻雜或P型外延生長,形成一P摻雜層(3);
S3:在P摻雜層(3)上淀積一第一介質掩膜層,通過光刻在第一介質掩膜層上形成一離子注入窗口,使得位于離子注入窗口處的P摻雜層(3)裸露;
S4:經離子注入窗口向裸露的P摻雜層(3)進行N+型離子注入,然后將第一介質掩膜層剝離,再進行第一退火處理,在P摻雜層(3)內形成一N+型離子注入層(4),N+型離子注入層(4)的上表面與P摻雜層(3)的上表面重合,且N+型離子注入層(4)的厚度小于P摻雜層(3);
S5:在P摻雜層(3)上表面淀積一第二介質掩膜層,通過光刻在第二介質掩膜層上形成一柵極溝槽窗口,使得位于柵極溝槽窗口處的N+型離子注入層(4)裸露;
S6:經柵極溝槽窗口依次對裸露的N+型離子注入層(4)以及位于N+型離子注入層(4)下面的P摻雜層(3)進行刻蝕至低于N-型外延層(2)的上表面,形成柵極溝槽(5),且P摻雜層(3)和N+型離子注入層(4)均被柵極溝槽(5)分成兩部分;
S7:向柵極溝槽(5)底部的N-型外延層(2)進行氧離子注入,在柵極溝槽(5)底部的N-型外延層(2)內形成一氧離子注入層(6),然后將第二介質掩膜層剝離;
S8:進行熱氧化處理,使得氧離子注入層(6)被氧化,在柵極溝槽(5)底部及其側壁形成一氧化層(7),且柵極溝槽(5)底部的氧化層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柵極溝槽(5)側壁的氧化層;
S9:在柵極溝槽(5)內及其兩側的凸臺表面淀積一多晶硅層(8),使得多晶硅層(8)將柵極溝槽(5)剛好填平;
S10:通過光刻使得柵極溝槽(5)內的多晶硅層(8)被光刻膠覆蓋,且柵極溝槽(5)兩側凸臺面上的多晶硅層(8)裸露,然后通過刻蝕將柵極溝槽(5)兩側凸臺面上的多晶硅層(8)去除,留在柵極溝槽(5)內的多晶硅層(8)形成多晶硅柵極;
S11:在多晶硅柵極以及柵極溝槽(5)兩側的凸臺表面淀積介質層(9);
S12:通過光刻使得柵極溝槽(5)上方的介質層(9)被光刻膠覆蓋,且柵極溝槽(5)兩側凸臺面上的部分介質層(9)裸露,然后通過刻蝕將柵極溝槽(5)兩側凸臺面上的部分介質層(9)去除,使得柵極溝槽(5)每側的P摻雜層(3)和部分N+型離子注入層(4)裸露,在柵極溝槽(5)的每側形成一源極接觸區(10);
S13:在介質層(9)表面和源極接觸區(10)淀積一源極金屬層(11),在N+型4H-SiC襯底(1)的背面淀積一漏極金屬層(12),然后進行第二退火處理,得到SiC基UMOSFET。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iC基UMOSFET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9-S11被替換為如下步驟:
S9':在所述柵極溝槽(5)內及其兩側的凸臺表面淀積一多晶硅層(8),使得所述柵極溝槽(5)內的多晶硅層(8)填滿后溢出;
S10':然后將所述柵極溝槽(5)上方及其兩側凸臺面上的所述多晶硅層(8)刻蝕,使得在所述柵極溝槽(5)上方及其兩側凸臺面上留有一連續、平整的所述多晶硅層(8);
S11':通過氧化處理使得在所述柵極溝槽(5)上方及其兩側凸臺面上留有的所述多晶硅層(8)被氧化形成介質層(9),留在所述柵極溝槽(5)內的未被氧化的多晶硅層(8)形成多晶硅柵極。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SiC基UMOSFET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所述N+型離子注入層(4)中N+型離子的注入濃度為1x1018cm-3至1x1021cm-3,N+型離子的注入深度為10nm至1000n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SiC基UMOSFET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7中,所述氧離子注入層(6)中氧離子的注入深度為30nm至1000nm,氧離子的注入濃度為1x1018cm-3至1x1022cm-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品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品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0372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