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駕駛輔助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190962.8 | 申請日: | 2017-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783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春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視萊爾汽車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00 | 分類號: | B60R1/00;B60Q9/00;B62D1/04;B60R16/02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南京市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人工智能 駕駛 輔助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駕駛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駕駛輔助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駕駛輔助系統一般基于攝像頭和雷達的技術,通過提供車輛前方、側面及后方的環境數據并采取相應操作,針對即將發生的風險向駕駛員發出警告,為駕駛員提供輔助。它們還能夠提供制動和轉向輸入等直觀的提示或操作,幫助“引導”駕駛員保持在車道內行駛,或是提供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等便利功能。為了使駕駛輔助系統更靈活,實時性更強,有必要融入人工智能技術。現有的駕駛輔助系統,通過提供行車環境信息,向駕駛員發出警告,由駕駛員決定如何處理,對于一些交通意識不是很強的人來說,經常壓線,違規變道等,造成一些交通事故的發生,但是在壓線的時候,得不到駕駛員的重視,或者駕駛員并不知道自己已經壓線了,有必要提供一種輔助系統提醒駕駛員,使得駕駛員在規定車道內行駛。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駕駛輔助系統,以克服現有相關技術所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駕駛輔助系統,包括汽車殼體,汽車殼體內設有若干滾輪,每兩個滾輪之間通過第一活動軸連接,所述汽車殼體 上設有大燈和轉向燈,所述轉向燈底部設有顏色傳感器,所述顏色傳感器一側設有控制器,所述顏色傳感器一側設有圖像采集裝置,所述圖像采集裝置包括開口,所述開口內設有采像桿,所述采像桿與所述汽車殼體內的攝像機電性連接,所述采像桿通過第二活動軸與所述汽車殼體活動連接,所述采像桿的一側設有擋桿,所述采像桿的一端設有扇形齒輪,所述扇形齒輪上嚙合設有齒輪,所述齒輪中部設有連桿,所述連桿固定在電機的輸出端,所述電機固定在所述汽車殼體的內部,所述汽車殼體內部設有汽車操控臺,所述汽車操控臺上分別設有燈光報警器、聲音報警器、主顯示屏和副顯示屏,所述副顯示屏與所述攝像機電性連接,所述汽車操控臺上設有方向盤,所述方向盤上設有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包括控制桿,所述控制桿位于所述方向盤上,所述方向盤上設有空腔,所述控制桿的一端設有控制方塊,所述控制方塊位于通道內,所述通道位于所述空腔內,所述控制方塊的兩側均設有第一弧形導體彈片,所述通道的兩端均設有第二弧形導體彈片,所述控制方塊的兩端均通過彈簧與所述通道的兩端連接,所述彈簧包裹所述第一弧形導體彈片和第二弧形導體彈片,所述第一弧形導體彈片與所述第二弧形導體彈片與所述電機電性連接,所述顏色傳感器、燈光報警器與聲音報警器與所述控制器電性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開口一側設有擋泥板。
進一步的,所述采像桿與所述顏色傳感器和滾輪側邊處于同一條直線上。
進一步的,所述滾輪包括輪體和輪胎,所述輪體中部設有所述第一活動軸,所述輪體外部嵌有所述輪胎,所述輪胎外一周設有若干凹形防滑紋。
進一步的,所述汽車操控臺上設有凹槽,所述主顯示屏位于所述凹槽內,所述副顯示屏位于所述主顯示屏上,所述凹槽內壁若干操控按鈕。
進一步的,所述方向盤上設有喇叭按鈕。
進一步的,所述方向盤上開有孔洞,所述控制桿貫穿所述孔洞,并且延伸至所述孔洞內。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桿遠離所述控制方塊的一端設有控制球。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通過提前對顏色傳感器進行設定對比顏色分別為銀灰色(混凝土路面)和黑色(柏油路路面)等,使得當汽車輪胎的外側壓倒馬路上的時候,顏色傳感器經結果發動到控制器,控制器令燈光報警器和聲音報警器發出警報,以便駕駛員做出判斷,大大的減少了由于違規變道帶來的交通事故的發生,令駕駛員能夠在規定的車道內駕駛,增加了相關人員的人身的安全系數,并且,通過控制桿能夠查看汽車前部的情況,以避免在啟動汽車的時候,碾壓到汽車輪胎下乘涼的小動物等,增加了駕駛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基于人工智能的駕駛輔助系統的汽車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基于人工智能的駕駛輔助系統的汽車操控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基于人工智能的駕駛輔助系統的方向盤的側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視萊爾汽車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南京視萊爾汽車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9096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